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羊”财的时机悄然走近

(2015-02-25 22:14:02)
标签:

股票

羊年

社保基金

a股

新开户

发“羊”财的时机悄然走近

 

在迎接羊年的财神爷后我衷心祝愿关心我的朋友们在羊年财运亨通,触摸春风,倾听羊年的呼唤;放眼未来,展望羊年的精彩;羊年的股市在马年转势基础上我认为更上一层楼没有问题,当然前进道路上一波三折是必然的,再说管理层意图就是希望股市不再疯狂,让股市的疯牛病转变为健康的稳健慢牛趋势,马年彻底摆脱熊气是很明确的,根据各家机构投资者开户数据统计发现,马年抄底股市踩点最准的,仍是被称为国家队的社保基金,去年6月与7月社保基金曾大举在A股新开32个账户。2014年社保基金的跑步入市不折不扣成为A股上涨的先行指标。去年6月和7月,此前已在A股市场中连续13个月没有新开账户的社保基金,连续新开账户32个,而当时上证指数仍在2000点附近徘徊。当时,人们并未意识到社保基金准确踩点抄底。但从事后看,自20147月至羊年春节前,沪深两市开始持续反弹,这意味着在社保基金开户之前,马年的股市几乎没涨。

 

去年行情刚启动之时,实际上市场多空之间的分歧很大,投资者大部分依然不相信、信心不坚决,而市场起初的表现也是犹豫不决,直至央行宣布不对称降息才使得大盘开始疯狂,疯狂最为明显的就是券商板块,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整体涨幅超过150%,与社保基金准确抄底A股相比,券商 、基金、保险 、信托甚至QFII仍然是后知后觉。其中,证券投资基金从6月份新开户68个,到10月份新开户203个,再到20151月新开户531个,明显成为追涨者;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产品也不例外,其去年6月份仅新开A股账户400个,到201412月,单月开户数已达1093个;代表私募基金的信托类投资机构也是如此,20147月仅新开户180个,但到了20151月这一数字达到1329个。中期来看,券商、地产等利率敏感型行业,建筑、交运、公用事业等杠杆率较高的行业,会在利率下行带来的“银行利润转移”效应中获益。在投资置上,利率下行、美元强势、能源成本下行和国际化趋势等因素共振,将以新的逻辑突出大金融、地产、家电、电力、交运、机械设备等蓝筹行业的价值。基本点是传统周期蓝筹或叫旧经济周期股,包括高端装备、机械制造,例如高铁、核电等一些传统周期蓝筹或旧经济蓝筹,也包括有色、煤炭等资源。我们知道,油价已经大幅度下跌,有色金属、铜也经过大幅下跌,未来它们在已经大幅下跌的基础上价格再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这些价格一旦见底反弹,那么资源能源的股票也会大幅反弹, 20152016年石油、有色、煤炭、黄金等的股票会有超预期的表现。

 

如何选择羊年的牛股呢?未来潜力股票往往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行业具备绝对领先地位或具备独一无二的垄断性优势,同比同期业绩逐年呈现明显的递增,十大股东多数是实力雄厚机构,起初开始悄悄吸货,然后大举介入并能长期持有这些个股。古言云:三年不鸣,鸣必惊人;三年不飞、飞必冲天。这类股票经过长期的下跌趋势的洗礼,在漫长的横盘筑底过程后,形成宽广的底部区域。股价由原来的平行运动逐步走成向上趋势,但股价向上运行中并没有出现明显涨幅,股价基本是小幅反复向上移动的运行。表面看来股价虽然已经逆转,但涨势乏力、动能不强,这正是主力有组织、有预谋的控盘行为,主力在等待着一个特定的时机发动上攻行动。这样的股票经常会走出屡创新高的翻翻行情,上涨运行时间也比较长,是股票中真正的强势大牛股。历史经验和最近的券商股突出表现进一步表明,这类股票的主力庄家正在孕育着惊天动地的计划,后势一旦启动拉升,就会演绎出翻倍的大行情。在启动前期主力通常会进行几次强烈试盘行为,一种是连续几天冲高然后迅速回落;一种是在缓慢盘整时突然连续大幅下挫,打出一个明显的弹坑迅速回升,在实际走势中这些都是主力要启动时的征兆。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时千万不要因为短期股价反复剧烈震荡乱了方寸。此时,应该把自己的战略目光放得远些,因为主力经过长期的吸盘整理构筑底部,决不仅仅是为了短期的一涨而费心费力折腾的,这样的股票必将走出翻倍或翻几倍的大行情。

 

综合以上分析,从整体看伴随着监管部门对于股市的整体市场化运作的改革逐步到位,预计羊年的股市有望打一个翻身仗,因此2015年春季的行情值得期待,虽然说对于春季行情抱有期望,但是作为投资者操作上必须遵循趋势,从沪指来说突破3478点才可以园牛市梦。羊年开局应该有良好表现,尤其是两会题材将为春季攻势加油,攻克3478点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