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雄关险隘马兰关

(2018-12-13 12:17:06)
标签:

杂谈

历史

雄关险隘马兰关

雄关险隘马兰关的两个栅楼    

老家坐北向南,背靠长城雄关。
受封后龙宝地,前揽东西二山。
鸟瞰形似簸箕,蕴含矿产资源。
中间长河八里,两岸一马平川。
     这就是马兰关。得悉老家马兰关一村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不胜欣喜,为家乡父老乡亲高兴之余,忍不住挥动秃笔,为这“逼天诸寨险,拔地万山雄。峪色苍烟外,崖积阴雪中”富含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关口山村 添上一笔,就说说两个栅楼的故事与传说吧!                                                   http://s2/bmiddle/005AZBDEzy7pVKw1ggp31&690




马兰关南北有两个柵楼, 一条中轴线上,很是壮观,明代遵化总兵马荣最大功绩是在喜峰口、罗文峪口、马兰关等长城口修筑钟楼,平时报时、战时报警,起了很大作用。马兰关北柵楼是钟楼,雄居“正关城口”前东侧,大约建于公元一五〇〇年以前。因位于长城关口,所以柵楼正面阳刻三个大字“馬蘭闗”。巍峨壮丽,背靠万里长城,长城往北是崇山峻岭,俨然一幅大气凛然的山水画,楼上倒挂一口铸钟,体型硕大,青铜器色,阴刻铭文,此钟神奇之处是平时报时听全村、战时报警听到石门口。据说在一九五八年大搞钢铁时被连同大衙门的“大铜海”一并架上劈柴烧红砸碎,交任务了。                                                               

钟楼一边连着长城的内城与背靠的万里长城不是一个朝代所建,但分岔连在一起。一边是火神庙,据老年人回忆:庙内一边供奉阎王爷横眉怒目、判官提笔欲写、牛头马面分列两边、小鬼一手拿索链,一手举牌,上写“正要拿你”;一边火神爷赤发赤须,眼若铜铃,张开血盆大口,好不威风。再往里看,即是十八层地狱,更为恐怖,剜眼扒皮小嚰研,懲恶扬善,令人毛骨悚然。可惜早已不复存在。

  南柵楼在整个村的最南面,过了官房,远远就能望见,雄居在通往总兵大衙门的要路口,柵楼正面阳刻“馬蘭鎮”三个大字,因为村民都是职业当差,属军队编制,那时军队的编制是:镇、协、标、营、队、排、棚,相当于现在的:军、旅、团、营、连、排、班。“镇”字在大清代表军级单位。

南栅楼上是关帝庙,中间赤面长髯关云长,右手擎青龙偃月刀,左手捋五尺美长髯,关平、周仓站立两厢,旁边赤兔追风马,两边抱柱一副长联;写的是;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無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檐上横批;亘古一人。

 东西内墙房山原粉底图画,因年久早已模糊不清,不知何年何人,在两面粉墙上写上古人颂扬关公的名联:

 东墙是:  兄玄德、弟翼德、释孟德、生擒庞德;

           坐蒲州、过扬州、平翼州、威镇荆州。

 西面写:  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汉千古;

           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南柵楼毗邻一赵姓人家负责每日打扫庙堂,逢旧历初一、十五上贡果烧香,以乞求关老爷保佑全村平安。

  据传一九四六年,有一天深夜,顽伪军大队人马进犯马兰关,开到官房南,只见前面一片浑沌,黑烟重雾缭绕,隐约杀声震天,如一條黑色巨蟒拦住去路,匪兵不敢冒然前进,说是“鬼打墙”了,愣是给吓回去了。     第二天据说赵姓人家晚上挑的一缸水,早晨起来,滴水皆无,传说关老爷饮马了,一上柵楼,又见关老爷和赤兔马都是一身汗,消息传开,一个传俩,俩传仨,绘声绘色、加醋添油、无梗长叶、无叶生花,顷刻间南北栅楼之间,街头巷议全是同一话题,人们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無,都传是关老爷显灵摆了一字长蛇阵,嚇退了顽伪兵。消息传开,笃信不疑的老年百姓在南柵楼下黑压压跪了一大片,感谢关老爷保佑。迷信归迷信,但顽伪军确有一次进攻马兰关是真,为何折返,至今是个迷。从此以后,马兰关没受过刀兵之苦。

   栅楼上住着一条大黑蛇,是人所共知的。俗称“黑乌蹅”有两米多长,碗口粗,经常出来晒太阳,叫‘晒鳞’,或躺在栅楼的楼脊上,或吊挂在大梁上,从不怕人,全村大人小孩儿都见过,人们敬若神物,没人伤害它。

     一直到七九年,因马兰关住着黄金七队,汽车来往频繁,南栅楼门洞狭窄,影响交通,经请示上级同意拆掉,大黑蛇难道预感到栅楼很可能被拆?一天,一村民在半夜子时,发现北长城两个大火球慢慢向西移动,映红半边天,时走时停,似有恋恋不舍之意。认为是着火,马上报告大队,大队干部又火速集合民兵,拿着镰刀,去长城救火,可大队人马到跟前一看,什么也没有。人们都传说:“是大黑蛇走了”!后来,拆栅楼時,确实没找到大黑蛇。

      令人遗憾的是,两个气势恢宏的栅楼,连个照片也没留下,时光流转,马兰关的历史故事,就只能这样口口传颂着······。

http://s4/bmiddle/005AZBDEzy7pVOfpk8bf3&690

 作者:王连忠·13803154758

霜雁飞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用心品味空间点滴,把浓浓的心情,折叠在文字里,无论时光如何绵延,让真情永远;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让友谊:永远;无论咫尺还是天涯,让牵挂永远!祝友春秋岁月平安幸福!为答谢朋友的捧场支持,特赠送《七绝:无题(新韵)》一首
往事盈盈几忆真,床头玉照看销魂。
当年豆蔻今何处?明月秋宵怀旧人。
兰阳老兵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亦真亦怪马兰关,青史千年世代传。
难得王兄椽笔妙,绘声绘色著乡篇。
静观道人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传统村落马兰关,文人雅士书千卷。
历史故事说不尽,随手拈来皆新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