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三言两语的摘抄之四百九十九(育儿)

(2022-11-01 09:16:29)
标签:

摘抄

育儿

教育

分类: 摘抄

如果不认为做母亲本身就是一件很愉快很有力量的事,母亲们只好退而求其次,追求这件事的附加价值: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几乎所有的母亲都把自己当做上帝一样的生命创造者,把孩子当做了自己的作品。孩子教养得越好,就越能满足母亲的优越感和神圣感。

这本来是好事,如果一个人付出那么多还没有成就感的话,会心生怨气。

但也有些母亲为了实现优越感,会故意夸大孩子是自己一部分的感觉,认为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有孩子,而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是养好一个孩子

如果把全部的成就感都放在孩子身上,很显然说明母亲对自己没有认同。

能这么看待母亲身份的人,很自然会想控制孩子,让孩子依赖自己,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合作和独立性的发展,而这是决定一个孩子能不能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一个母亲的难题,可能是怎么能让自我不淹没在母亲这个角色之中,让母亲和孩子的自我发展不演变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双输结局。

如果孩子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母亲更是如此,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如果,有一面镜子,能窥见每个家庭,我们终将发现,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没有优秀完美的孩子,没有从无冲突的亲子关系,也没有从不争吵的亲情。

不必再执着于用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更不用在憎恨中毁掉自己的一生。童年经历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如何描述自己的童年,更多是一种选择和解释方式。

就如同,童年有过训斥、责骂的经历可能让我们习得大吼大叫,也可能因感受过被打骂的痛苦而反思,让我们有前进的动力与指引,使得我们最终超越自己的父母,一代比一代过得更幸福。

突围原生家庭,终是学会放过自己,接纳自己,创造自己的人生。

 

 



 

在为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1、这到底是谁应该完成的事,是我还是孩子自己?

2、孩子是否总拒绝完成自己本该做的事,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

3、对于本该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我是否表现得比他更上心、更焦虑?

4、这种情况是不是反复发生,毫无改善?

5、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怎样做?

——美国注册行为心理治疗师Janet Lehman会不会一下子就大包大揽帮孩子把事情解决了?

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不威胁到安全,不违反法律道德的前提下,不管!给孩子自行调整步伐的时间,允许孩子在秩序混乱期里体会到自然惩罚。

 

 





说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是本人多年来读书的摘抄,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内容真真是三言两语、林林总总,曾经试图分类终因懒惰而作罢;另外,为了语句的通顺,个别摘抄做了一点点修改;这些摘抄中不免会有重复的内容,还望见谅。

郑重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中的内容具体出处都没能记录,首先要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抱歉!另外,还要强调,本博客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