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言两语的摘抄之四百六十四(育儿)
(2022-09-28 09:00:29)
标签:
摘抄育儿教育王人平 |
分类: 摘抄 |
孩子问题多,让我们不能接纳?其实是我们不能接纳,导致孩子问题多;
孩子能力差,让我们失去信心?其实是我们不相信,导致孩子自暴自弃;
孩子脾气坏,让我们没耐心?其实是我们缺乏耐心,导致孩子脾气坏;
孩子不听话,我们才打骂?其实是我们的打骂,导致孩子逆反。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王人平
父母总习惯把孩子的种种表现和行为问题作为教育的起点,采取各种办法去“惩罚”、“管教”孩子,其实是搞错了逻辑,颠倒了因果。孩子的现状和表现恰是我们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导致的结果。父母要做的是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原因和真实需求,去解决真正的“因”。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王人平
很多父母,连让自己孩子活下去的勇气、信心和力量都给不了,却整天逼着孩子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其实,我一直觉得,家庭教育是托底的,立足帮助孩子成为人格独立、身心健康、自食其力的人,在身处困境和低谷时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相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而孩子能否走向塔尖,能否成才、成功,父母的教育只是一方面,更要靠个人的天赋、悟性、努力、资源、背景,甚至包括运气和时代。
真正优秀的父母,立足做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和幸福,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和骄傲,而不是总以“爸妈没本事,咱家全靠你了”的所谓激励,把自己的期待和梦想强加给孩子,整天去孩子身上刷存在感、控制感和价值感,要求孩子成为父母的骄傲。
父母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期待和需求,但自己的期待和需求要自己来完成。立足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一盏灯,充满爱、温暖和光明,既是父母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责任的担当,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示现。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我们做好自己的结果,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当我们有能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一盏灯时,孩子接近我们,就是接近光,接近温暖,接近美好,就是汲取勇气、信心和力量,自然会构建起更强大的生命力,更独立自由的灵魂,以及人生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王人平
说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是本人多年来读书的摘抄,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内容真真是三言两语、林林总总,曾经试图分类终因懒惰而作罢;另外,为了语句的通顺,个别摘抄做了一点点修改;这些摘抄中不免会有重复的内容,还望见谅。
郑重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中的内容具体出处都没能记录,首先要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抱歉!另外,还要强调,本博客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