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三言两语的摘抄之四百五十(育儿)

(2022-09-27 10:06:26)
标签:

摘抄

育儿

教育

分类: 摘抄

有很多的家长,对于挫折教育的理解是存在严重偏差的。他们所以为的挫折教育,是给孩子刻意制造挫折,人为地让孩子去承受磨难和痛苦。这不是挫折教育,这是毫无意义的惩罚。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在孩子面对自然挫折的时候,给予他无条件的抚慰、帮助和支持,让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仍然爱你并且会一直陪着你,一切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对挫折麻木,而是让孩子不惧怕挫折。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因为无助和孤独而陷入绝望。无论遇到什么,他都有勇气去面对,而不是在绝望中想到用极端的方式去逃避问题。

但这凭一己之力是无法达到的,它需要最亲近的人的爱,和无条件的支持。

 

 



 

接纳是改变的开始。我常说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很多父母不解、总是担心地问:那孩子做错了事也要接纳吗?是的,接纳不代表认同,而是指对已经存在的现实要有勇气去正视,对孩子行为背后感受、动机和需求要给予关注和理解。如果否定或控制,就会让彼此进入对抗和消耗的状态,而无法进行建设性的沟通和赋能。接纳给了我们和孩子一个看见彼此、连接彼此的通道和机会,让我们不再抗拒对方,也更容易在一份安全、温暖的关系中走向自我反省、自我修复、自我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从接纳自我的积极意义的角度,曾说过:“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其实处于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孩子也是一样的,当我们能接纳我们孩子原本的样子时,我们的孩子就能改变了。这一点,卡尔·罗杰斯的学生托马斯·戈登从接纳彼此的积极意义的角度做了阐释,他说:当你放弃使用权力去控制年轻一代时,你对他们将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反之亦然,当你尝试更多地去控制他人时,你对他们的影响力也将减弱。

 

 



 

作为父母,我们一面整日担心着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是不是胆小懦弱成为被欺凌者,或崇尚暴力成为欺凌者;另一面,我们又在家里打骂、欺凌自己孩子,还不断地灌输“打你是为你好”,“打你是爱你、是教育你”的观念。殊不知,正是因为我们的打压和灌输,让孩子被他人欺凌时,会认为都是自己的错和不好,而一味地忍耐、自责,成为懦弱的被欺凌者;也正是因为我们的专制和暴力,让孩子习得了恃强凌弱、专横跋扈,对他人不顺从、不听话,就拳脚相加,成为崇尚暴力的欺凌者。我们担心的问题,恰恰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期待我们的孩子能有勇气和力量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同时也学会文明表达、尊重他人,至少父母要先做到不打骂和欺凌自己的孩子。

 

 

 

 

说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是本人多年来读书的摘抄,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内容真真是三言两语、林林总总,曾经试图分类终因懒惰而作罢;另外,为了语句的通顺,个别摘抄做了一点点修改;这些摘抄中不免会有重复的内容,还望见谅。

郑重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中的内容具体出处都没能记录,首先要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抱歉!另外,还要强调,本博客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