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言两语的摘抄之四百三十五(育儿)
(2022-09-22 09:18:27)
标签:
摘抄育儿教育王人平 |
分类: 摘抄 |
一个从小被父母无条件爱过,确信自己随时有被爱的把握,构建起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发展出自尊、自爱、自信,对自己有良好自我认知,相信自己无论做了什么都有一个家可以回的孩子,是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评价的,因为他们内心光明,无所畏惧。遇到挫折,他们或许也会痛苦、挣扎,但不会绝望、不会放弃生命,因为他们感受过无条件的爱,体验过发自肺腑的快乐,心中常驻着光明、美好和希望,对生命有敬畏、对生活有热情、对未来有憧憬,确信人间值得。——王人平
如果教育的目标就指向成王败寇、你死我活,只强调输赢、成才、成功,而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独立、人文关怀,不在意孩子是否成“人”,让这些孩子时刻生活在赢过别人的沾沾自喜或被别人超过的恐惧中,产生虚妄的优越感或强烈的自卑感,那么,这些孩子又如何能不攀比、不盲从、不焦虑,如何能构建起自身的存在感、安全感和自信心,如何能发展出照顾好自己人生,在不确定性中与自己安然相处的能力和心态?——王人平
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观念主导的单一评价体系,让太多的孩子从上幼儿园、上小学起就被贴上“好学生”、“坏学生”的标签。无论是用“好”或“坏”定义学生,都是一种限制性的标签,会减少学生的选择,无视孩子生命的唯一性和独特性,限制学生未来的无限可能性。——王人平
生命教育不是成年人跟孩子讲生命多重要、多美好,要热爱、珍惜、学会感恩。挫折教育也不是人为地给孩子制造挫折,然后告诉孩子要勇敢、坚强、永不放弃。二者本质上都是爱的教育、美的教育。
先要让孩子感受过无条件的接纳,确信自己随时有被爱的把握,体验过发自肺腑的快乐,被美浸染过、熏陶过,这样才会在孩子心底埋下希望、光明和美好的种子,最终生发成守护孩子一生的铠甲,帮助孩子抵御未来人生的种种挫折和不幸。
其次,要让孩子看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成年人活得有趣味、有温暖、有意义,这样才可能让孩子也对生活有眷恋,对生命有敬畏,对未来有期待。一个悲观无趣、麻木冷漠,甚至苦大仇深、你死我活的成人世界,怎么可能会让孩子们确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王人平
说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是本人多年来读书的摘抄,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内容真真是三言两语、林林总总,曾经试图分类终因懒惰而作罢;另外,为了语句的通顺,个别摘抄做了一点点修改;这些摘抄中不免会有重复的内容,还望见谅。
郑重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中的内容具体出处都没能记录,首先要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抱歉!另外,还要强调,本博客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