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整合同一性?
(2022-09-09 09:08:26)
标签:
育儿教育荐书 |
分类: 育儿、教育 |
[美]丹尼尔·西格尔
导读
青春期既是人生中一段令人困惑的时期,也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时期,它大约从12岁持续到24岁。在各种文化中,青春期都被视为一个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还是对帮助和支持他们的成年人。不少人认为,青春期是“不成熟”的时期,是青少年需要赶紧熬过去的时期;也有不少人认为,青春期剧烈的激素变化会使青少年变得“疯狂”或“失去理智”。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本书中,丹尼尔·西格尔将带领我们一同探寻青春期的“本质”,去了解青少年头脑中发生的“重塑”,进而学习帮助青少年把青春期潜在的消极方面转化为积极的成长。此外,如果成年人能够在自己身上重新发现青春期的积极面,那么它们必然会支持我们过上至善至美的生活,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
01
青春有多任性:检视青春期的本质
青春期的出现是因为大脑发生了健康且自然的改变。在青春期,我们的记忆方式、思考方式、推理方式、专注方式、做决定的方式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都会发生改变。
青春期早期的大脑改变引发了4种心理特征:寻求新奇事物、积极参与社会、情绪强烈和进行富有创造力的探索。我们需要了解青少年大脑发育中的每一个特征所具有的利与弊,以及它们如何让青少年的生活充满了风险与收益。
寻求新奇事物
青少年大脑回路中寻求回报的驱动力会增加,由此,他们尝试新事物、更全面地感受生活的内在动力便增加了,他们会更主动地参与到生活中。
但是,寻求刺激和冒险会使青少年低估危险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害。他们会冲动地把一个想法付诸行动,而不是先停下来考虑后果。有利的是,青少年对改变具有开放的态度,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对新奇事物的探索会让他们非常想要创造新的做事方法,具有冒险精神。
社会参与使青少年加强与同伴的交往,
产生了新的情谊
青春期的孩子不与成年人交往,只与有较多冒险行为的同龄人交往,或者完全排斥成年人以及成年人的知识与理性,都会导致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渴望社会交往的驱动力同时会增强良性的人际关系。研究显示,具有良性人际关系是健康、长寿和幸福的最佳预测指标。
情绪强度的提高能够增加生命的活力
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生活可能会被强烈的情绪所支配,导致他们冲动、情绪化,有时会做出极端、有害的行为。有利的是,情绪强烈的生活会充满活力和驱动力,让人激情洋溢,对一切都充满兴趣。
富有创造力的探索伴随着意识感的扩展
青少年新发展出的概念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使他们质疑现状,用打破陈规的方法来应对问题,形成新观念,成为创新者。但是,青少年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会产生同一性危机,使他们容易感受到同伴的压力,缺乏方向和目标。
但是,如果头脑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新的思维方式、想象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方式,知道这是在富有创意地探索各种各样的经历,那么成年期感受到的千篇一律的乏味感便会减到最少,进而产生“平凡便是非凡”的感受。这是拥有充实圆满生活的一个不错的策略。
在青春期,一方面我们的头脑中席卷着各种新观念的风暴;另一方面我们会进入另一场风暴。在这场风暴中,我们会失去和谐与平衡,情绪就像爆发的海啸将我们淹没。作为与青少年并肩而行的成年人,在青春期这片水域中的航行是将生命之舟引入险恶的境地还是引入令人兴奋的未知探索中,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里。
02
激情来自哪里:青春期大脑的两个变化
在青春期,一方面,像赌徒一样的多巴胺会刺激青少年追求新鲜的事物,这使得它们经常只看到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的未来;另一方面,大脑中神经回路的修剪,导致青少年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暴露出潜在的问题,这可能使得他们与父母或朋友的观点经常不一致。
像赌徒一样的多巴胺
青春期时,运用多巴胺的神经回路会变得更活跃。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能够产生追求回报的驱动力。多巴胺的作用在青春期早期开始,在中期达到高峰,它使青少年很容易被刺激、被快活的感觉所吸引。
研究甚至发现,多巴胺的基线水平是比较低的,但作为对体验的反应,它的水平会升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青少年会觉得“无聊”,除非他们从事一些具有刺激性的新颖活动。多巴胺水平的升高会让青少年感到自己在活着,也会让他们只专注于积极的回报,而不去注意或不重视潜在的风险与不利。
青春期多巴胺水平的增加体现在三个重要的方面:
第一,青少年更容易冲动,他们会不经周密思考就采取行动。
第二,青少年更容易成瘾。
第三,青少年会形成“超理性”思维。
超理性思维与冲动性不同,它并不缺乏思考或反思,也不仅仅是对某种行为或某种食物上瘾。与之相反,这种认知过程来自大脑的计算,通过权衡,大脑的评估中心低估了消极结果的重要性,同时放大了积极结果的重要性。
青少年用来衡量选项的天平明显偏向积极结果的一侧,因此他们认为冒险是值得的。
重塑大脑的神经网络
青春期的大脑会发生两个维度的改变:一个是大脑中的神经元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即突触的数量减少了;另一个改变是铺设髓磷脂。
这两个基本的改变——修剪和髓鞘形成,有助于青少年的大脑变得更加整合。当修剪和髓鞘形成在大脑中建立整合时,青少年便发展出了本质思维。
大脑中这些更准确、更有效的连接可以使青少年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洞察。它们并非基于细枝末节,而是基于更宽泛的背景。
积极尊重而不是盲目抑制
对于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来说,尊重青春期大脑与心理所发生的重要且必要的改变是关键所在。
尊重并不意味着对行为不设限,而是承认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当我们接纳这些改变,给予青少年支持与引导时,我们便可以使青少年发展出新能力,这些能力会让他们拥有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帮助青少年拒绝吸烟的公共健康宣传活动便是利用青少年新出现的本质思维来促进健康行为的很好例证。
青春期是很容易对各种物质上瘾的时期,其中就包括香烟。不是因为青少年吸更多的烟,而是因为青春期大脑的改变使得青少年对多巴胺的反应增强了,因此变得更容易上瘾。如果人们有抽烟的习惯,那么最有可能是在青春期时染上这个习惯,药物上瘾也是如此。
最有效的避免青少年抽烟的策略不是让他们了解相关的医学信息,或者试图用墓地的图像吓住他们,而是告诉他们烟草公司的广告是如何给他们洗脑,让他们抽烟,然后从中赚大钱的。
这个策略侧重的是青少年在面对想要操纵他们并从中获利的成年人时,如何保持强大,它强调的是积极的价值。
青少年选择不抽烟不应该是因为某些成年人的恐吓。当公共健康宣传活动是根据青少年的心理来开展时,青少年的吸烟率就开始下降。只是说“不要那样做”是不够的,以积极的价值为目标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本质思维利用的是直觉,也就是对积极价值由衷的欣赏,它会以某些事情为目标,而不是抑制它们。因此成年人和青少年不应该通过制止来关闭某种冲动,而应该专注于积极的因素。
03
家庭生活的真谛: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港湾和起飞坪
在青春期时,我们如何在个人的决定、父母的规则以及我们顾虑之间取得平衡?我们如何在教养处于青春期孩子的同时,也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如何在设定界限,传授过来人经验教训的同时,也允许他们自己进行探索?
我和我的妻子认为我们的教养策略是一种授权式的结构。
执行这种做法的父母被称为“权威型父母”。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做法,既能让孩子感到温暖,又会给他们设定界限,并尊重他们与年龄相符的自主权。
这也是父母在安全型依恋关系中所采取的平衡的姿态:在支持独立的同时,也会给予支持;既提供了安全的港湾,也鼓励探索。正是以安全型依恋关系为基础,青少年才能够灵巧地冲过这片激流险滩,保持最好的平衡状态。
“女儿青春期的最后三年是对她的耐心和我们的耐心的考验,就像她哥哥的成长过程一样,青春期的中间阶段就像是在为情感上的分离做准备。
从15岁到18岁,我们的女儿通过挣扎与努力,终于看清了生命中的决策时刻,她开始把青春期看成是表达她同一性的时刻。她已经过了朝我们翻白眼的时期,我们也不会再为她穿什么,在外面待多长时间以及她可以和谁看什么电影等问题发生冲突,我们找到了一个相互尊重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的担忧,她可以说出她的需要和渴望。我们一起探讨在她看来很平常的小决定其实也是重要的人生选择之一。”
理解为人父母的意义
我必须在两个层面上由内而外地理解为人父母的意义。
我必须理解自己的童年,这样我才能为我的孩子创造安全的依恋关系。同时我还必须由内而外地教养我自己,这意味着我必须承认我较年轻部分的心理状态有着被看护、被安慰和感到安全的需要。
我童年时的安全感依然存在,它完好地保存在我的心里。在照顾儿子和女儿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它也会自然而然地满足年轻那部分的我的需求。而年长那部分的我对孩子的照顾以某种方式让年轻那部分的我获得了安慰。
为了对他们的离开做好准备,为了不仅仅作为一个安全港湾,也可以作为起飞坪,我必须满足自己内心对依恋的需求,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都需要感情的交融。在一生之中,我们既有机会在年轻时接受那种关怀,也有机会在青春期和成年期时给予那种关怀。
当年轻的孩子准备好离开家时,所有这些有关养育、照顾、依恋和情感联系的问题都摆在了眼前,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空巢期,但我喜欢把它看成是“弹性阶段”。可是,我必须承认,当女儿第一次离家去上大学时,我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感到非常难过。我试着活在当下,感知并接纳这种体验的所有层次,让日子就这样展开,领会它所有的威严。
放下期望,活在当下
如果必须用一个词来总结有关什么样的教养有助于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创造最佳条件,那么这个词便是“当下感”。
当下感包括客观如实地感知正在发生的事情,接纳自己的内在深海,感知他人的内在生活。为他人活在当下意味着我们能与他人的心理产生共鸣,为感知到他人的情感创造出重要的路径。
我们常常想帮助所爱的人解决困境或消除令人痛苦的情绪。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停止做那些出于好意的事情,而是让我们自己为所爱的人活在当下。如果我们能感应到这个人的体验,让他的内心产生的各种情感、想法、意象等进入我们的内心,那么我们便能真正地与他人产生共鸣。
这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尤其是对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来说,因为他们正感受着青春期各种改变所带来的不同情感,而且许多看法与父母的看法很不一致。
其次,共鸣需要我们让别人的内在情感进入我们的心里并改变我们。如果产生的情感是我们无法应对的,我们就会自动关闭感应的大门,这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如果我不能对女儿计划和朋友们到另一个国家去旅行的兴奋感保持开放的态度,我就很难理解她的情感,很难感觉到那一刻在她的世界中发生了什么,这样我就没有活在当下,我们便会失去一个重要的增进感情的机会。理解并不意味着赞同她的每一个想法或计划,而是从交流感情入手,共同探索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以保证她在旅行中的安全。
04
成年人要以青少年为师
在工作中,我常听到成年人说他们的生活一成不变,他们感到“被困住了”或感到“空虚”,失去了寻求新奇事物的动力,一遍又一遍做着同样的事情,感到无聊透顶。他们还觉得生活中缺乏社会交往,感到非常孤独。
对很多人来说,生活已经失去了它的情绪强度,变得黯淡无光,甚至枯燥乏味了,这种厌倦感会导致冷漠、抑郁,甚至绝望,似乎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人生失去生机和活力。
当成年人不再运用潜力去探索有创意的生活时,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便会是简单地重复熟悉的惯例,想象被抛出了窗外,完全不在考虑范畴里了。当成年人失去了青少年时期的创造力,他们的生活便会失去活力,变得毫无意义。
欢乐和幽默来自创造事物之间新的组合,它们会让我们的生活始终充满活力。与青少年在一起,你常常会听到欢笑声,看到他们在疯玩疯闹,有时还会听到很多哭泣声,强烈的情绪能带来欢乐,当然也能带来眼泪。而和成年人在一起时,你常常只会听到严肃的谈话。
是的,生活是严肃的,但我们可以给生活注入欢乐和幽默,我们也需要充满幽默和欢乐的生活。
我会想父母们对青春期的紧张焦虑有时是不是来自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自己不曾失去那些特征。没有强烈的情绪可能就没有青少年的旺盛精力;没有社会参与会让成年人感到与他人缺乏情感联系,即使他们拥有和青少年的社交生活一样的交际圈。
我们在30岁、40岁或50岁的时候交了多少新朋友?青春期时追求新事物的所有驱动力会反衬出成年人日常生活的枯燥乏味。富有创造力的探索精神驱使青少年产生各种新颖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反衬出成年人生活的单调和可预测性,这种生活有时看起来过于克制和受限。
如果成年人能再次获得某些青春期的重要本质,那么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或许就会缩小。有时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东西会让我们想起自己所缺失的东西。这种提醒会令我们沮丧、失望、愤怒或悲伤。作为治疗师,我经常看到这种情况。
例如父母们有时会无法忍受自己孩子人格的某些方面,因为这会让他们想起了困扰自己生活的事情。这时候,做个深呼吸,意识到我们一生都在学习,那么成年人对青少年的强烈情绪反应就可以发挥提醒作用,提醒我们探索自己的内在生活,而不仅仅是对外在做出反应。
作为自己已经经历过的一段时期,成年人可以以青春期为镜子,还可以向正在经历这个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学习。青少年能够提醒我们有权在生活中去体验什么,与之类似,青少年也需要向成年人学习,成年人在支持青少年走向独立的过程中,应该与青少年分享他们的经验。
学会运用青春期头脑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在这个剧变的阶段获得积极的体验。如果能够顺利度过青春期,那么这些大脑改变会在日后产生积极的结果。将这种力量保持到青春期的后期以及成年期,会促使我们一生不断进行学习,使我们意识到青春期所具有的冒险精神、活力和勇气对积极的生活是多么重要。
结语:在开创未来中实现大自我
青春期是整合的重要时期,要将自我的很多方面进行整合。在人生的第二个10年中,我们会去探索自己是谁,将青春期的本质——情绪强烈、社会参与、寻求新奇事物和富有创造力的探索,编织进我们将要成为人的过程中。
我们正在经历一种基本的生命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如何都不会在24岁结束。同一性整合是终生的旅程,它决定了目前以及在未来的所有岁月里,什么事情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意义。
作为青少年,他们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否过着充实的生活呢?作为成年人,我们怎么能知道我们能很好地支持了下一代的心灵,甚至将青春期的本质带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呢?从贝西·安德森·斯坦利所写的诗中,我们能够洞察成功的青春期应该是怎样的,以及青春期的本质如何能够丰富未来的生活:
“笑口常开,爱心永在。
赢得智者的尊重和孩子们的爱戴。
博得真诚的认可,容忍损友的背叛。
欣赏美好的东西,发现别人的可爱,学会无私地奉献。
给世界增添光彩,要么培育出健康的孩子,要么留下一片花园,亦或是改善社会条件。
尽情娱乐,笑得畅快,把欢乐的歌唱起来。
甚至因为你的存在,一个生命可以活得更自在。
这就是成功的内涵。”
我希望所有人都拥有青春期的活力与真诚,无论是那些仍在经历这个时期的人,还是那些已经度过了这个时期,但仍有机会在余生中拥有青春期本质的人。我希望你能找到尽情分享你的生命之歌的方法,找到以新的、真诚的方式整合你自己的方法。
祝你们开心!
本文摘自:《青春期大脑风暴:青少年是如何思考与行动的》作者:[美]丹尼尔·西格尔:国际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专念觉知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创始人,被誉为融合心理学、脑科学与网络科学的先锋。
(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972073551321022&wfr=spider&for=pc)
郑重的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