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优秀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开始

(2022-08-19 09:18:29)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育儿、教育

差评师,顾名思义,就是靠给别人差评生活的人,是由淘宝网催生的延伸生活各方面给予别人所作所为差评的人。

01

最近热播的《小欢喜》以三个家庭四个高考生的生活学习经历为线索,刻画了在高考大背景下的众生相。其中由演员海清扮演的妈妈董文洁在儿子方一凡在学校闹事后坐在车里吐嘈的一段话;你别叫我妈,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读书啥不行,打架门门清。”……纷纷让高中学生党感同身受,这分明就是我妈本尊嘛!

可见在许多孩子的心目中,家长们随口而出的差评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影响有多大。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比马龙效应,如果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的能力,认定被评价者不求上进、行为差劲,会导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呈现出不良行为。

有一个学生,才读小学四年级,成天标榜自己是我是学渣,我不会是正常的。”“学霸有学霸的苦恼,学渣有学渣的快乐,偶尔一次被我听到了,问他:你才小学四年级,学习的路还很长,你怎么就这么称呼自己呢?他不在意地对我说:爸爸在家就是这么称呼我的,你真是学渣,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估计你是你们班最差的学渣。’”我看着他那双看似不在意却似乎有点受伤的眼神,摸着他的后脑勺说:你思考方向不错,知识面广。听我说着,他的眼神亮晶晶的,我又说:如果再勤奋一些,细心一点会更好。他干脆地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喜悦和高兴。

孩子得到的信息是积极的,他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孩子得到的信息是消极的,他会朝消极的方向发展。

02

妥善地运用差评让孩子更优秀。

教育专家曾说过:教育孩子要多用正面语言,不要做负面语言的传播者,在教育引导孩子发现自己问题,使用差评时,可尽量用上你在XX方面表现不错,如果再XX,那会更好。

这个场景家长们是否很熟悉:

某某同学一边做作业一边玩,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又弄弄玩具。

请看两个家长的不同做法:

一号家长:

都放学四十五分钟了,你书包还没打开,一个字没动,我都气死了,你再这样我就揍你了。

二号家长:

你知道放学回家应该先写作业,这方面意识值得表扬。如果你在写作业之前先将要解决的事情解决好,如喝水、上厕所、吃零食等,可能效果会更好。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更容易接受一号家长还是二号家长的说辞?毫无疑问,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二号家长,因为一号家长暗示的是你习惯不行,需要我揍你才可以;二号家长暗示的是你可以做到,只是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在长时间的心理暗示下,一号家长的孩子可能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也写不好,干脆边做边玩,你吼我就写,你不吼我就慢慢玩;二号家长的孩子可能想,我能做得更好,我应该先把准备工作完成之后,马上开始学习活动。

日积月累,习惯的培养慢慢就会显示出差异。

03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王家孩子钢琴弹得好,李家孩子书法字写得好,张家孩子是跑步健将,陈家孩子演讲上了电视台……

有的家长暗忖: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我家的孩子就如此普通呢?

因为你将所有孩子的优点加在一起,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达到。

在中国有个著名的别人家孩子,那是多少正在努力成长的孩子们童年的噩梦啊!

每个孩子都喜欢被欣赏、被接纳的感觉,这份感觉成就了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肯定。如果我们盯着孩子的优点,孩子的优点就会被放大,成为他身上真正的优点,他也会盯着我们身上的优点,这样就形成了亲子关系的巧妙的的接纳和循环。

因为我们不完美,所以孩子不完美。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希望得到好孩子,就不要总是指责孩子。

不做孩子的差评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好。

 

 

 

(摘自:https://www.jianshu.com/p/6753e808ae6a

 

 

 

郑重的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