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低层次的认知

(2022-08-18 10:07:27)
标签:

荐书

分类: 荐书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长篇处女作《一生》。

这本书从一个少女充满希冀的青葱岁月写起,以一个襁褓中的新生儿结尾。

让你在领略完一段悲剧人生之后,依然能看见那颗赤子之心,重新燃起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莫泊桑曾说过:我像一颗流星进入文坛。

托尔斯泰也曾评价他是仅次于雨果的最优秀的作家。

确实,莫泊桑对于人性的刻画,纤毫必现,入骨三分。他的小说,隔着百年光阴,依旧能深深地打动我们。

他的处女作《一生》就是这样一篇小说,哀婉深沉,细腻动人。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悲剧,一个有美貌有财富的天之娇女,却因为自己愚蠢的头脑,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主人公约娜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悲剧背后的原因更引人深思。

心理学家墨菲说:人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预言家。

看懂了莫泊桑的《一生》,你就会发现:

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藏在自己的认知里。

低层次的择偶观,

必然会带来低层次的人生

约娜出生于贵族家庭,父母从小按照名媛的路子来培养她。在父母的宠爱下,约娜过的无忧无虑。

17岁这年,约娜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一个叫于连的年轻人,他长相俊美,风度翩翩,谈吐得体。

约娜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其实,于连空有贵族头衔,家境却寒酸,所以急需结一门有利的亲事,以偿还债务。

最终,他把目标瞄上了独生女约娜。

为此,他每次出现在约娜面前时,都精心修饰,装扮考究,而且高谈阔论,竭力装出一副见过世面的样子。

乖乖女约娜果然被他的精心伪装给吸引了,几次见面,就对他情根深种。

两人相识不过三个月,就迅速走入了婚姻。

而结婚之后,于连就变了。

他不再收拾打扮自己,整个人都变得油腻,面目可憎。

还在度蜜月时,他就以帮忙保管为由头,哄走了约娜的私房钱。

甚至,他一改之前的优雅深情,对待约娜呼来喝去。

约娜感到很震惊,却无可奈何。

但其实,约娜不是输给自己的单纯,而是输给自己低级的择偶观。

有人说:

认识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合于性格,忠于人品。

选伴侣,只看对方的外表,以及对方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殊不知,这些东西,都是低成本的,甚至是可以伪装出来的。

真正的稀缺资源,是对方的人品,对方的学识,对方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方的情绪稳定。

可约娜不加甄别,更可怕的是,她还选择了闪婚。

最终,也给这段婚姻,埋下了一系列的悲剧。

于连的欺骗行径,固然可恶,但约娜的天真轻信,才是她不幸婚姻的始作俑者。

忍不住想起一句话:人这一生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

认知水平低下,洞察力不足,就必然会被事情的表象所蒙蔽,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而在重大事情上的决策失误,往往会导致悲哀的人生。

没有锋芒和底线的善良,

其实一文不值

从迈入婚姻的那一刻,便是约娜噩梦的开始。

但她却对此一无所知,甚至百般忍让。

在于连刚开始暴露自己的爪牙时,她没有即使制止他的过分行为,而是选择包容。

甚至蜜月旅行结束之后,她还把庄园的管理权交给于连,寄希望于连能够感动于她的好,而改过自新。

谁料于连在取得庄园的管理权之后,对待约娜的态度,却越发恶劣,稍微不顺他的意,他就大发脾气。

因为一点小事,他就对佣人大打出手;并且对约娜的父母恶语相向,逼得老两口搬离了庄园。

这下子,庄园里,他成了男主人,约娜彻底没了依靠,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于连更加无所顾忌,和约娜的贴身女仆有了私情,甚至还有了孩子。

约娜如雷轰顶,她呆坐半晌,绝望地选择自杀。

而当她被救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

怀着身孕,没有了金钱,父母又不在身边,约娜彻底被于连控制。

一个千金小姐,却把自己活成了忍辱负重的怨妇,让人无限感慨唏嘘。

对一个女人来说,选错了结婚对象,本就已经很糟糕了。

更糟糕的是,约娜还没有任何与对方博弈的手段,也无力制止对方的恶劣行径。甚至希望通过妥协,来换取短暂的安宁。

当她把所有的主动权交给对方的时候,就意味着,她已经输的溃不成军。

而这,还是由她的低层次认知造成的。

《教父》中说:

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约娜看来,与人相处,只需要一味善良,一味付出,对方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却不明白,恶人的逻辑就是,你对我越好,我就越是占你便宜,欺负你。

有时候,没有锋芒的善良,其实就是软弱,没有底线的妥协,更是一种愚蠢。

亲密关系需要用心经营,但也需要权衡博弈。

懂得设置底线、权衡利弊,必要时,还要及时止损,才能掌握主动权。

思维模式的僵化,

会导致悲剧一次次重演

在约娜的沉默下,于连行事越发荒唐,却也因此遭到反噬。因为勾搭伯爵夫人,被伯爵夫人的丈夫杀死。

约娜终于从婚姻的阴影里摆脱出来,并把唯一的儿子保尔,视为此生的唯一依靠。

但她对待儿子,依旧沿袭了对待丈夫的态度,百般包容,无底线纵容。

即使儿子闯祸了,她也不加制止和教育,只拿他还小,长大了就好了这种借口来搪塞。

在她的娇惯之下,保尔从小就无法无天,为所欲为。

成年之后,保尔更是胡闹成性,不仅寻花问柳,还迷恋上了赌博,欠下巨额赌债。

外公西蒙本想借此好好教育他一番,但约娜看着儿子,再次选择包容,她为保尔买了一艘船,让他出海散心。

谁知保尔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恶习,他隔三差五寄信回家,让约娜给他寄钱。

从最初的几千法郎,到后来的二十几万,保尔的胃口越来越大,要的钱越来越多。

约娜对儿子百般纵容,甚至抵押了全部产业,只为了给儿子筹钱。

父亲因为制止不成,被外孙活活气死。

被儿子掏空了所有财产,约娜的境况也一落千丈,甚至无处栖身,只能搬去了郊外的小房子,

约娜把孩子宠成了废柴,最终不仅拖垮了自己,还连累了父母。

她感叹着命运的不公,儿子对自己的冷酷无情。

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和妥协,丈夫肆无忌惮地出轨,对她实施冷暴力;也正是她无底线的宠爱,儿子才利用她肆无忌惮地捞钱,掏空了她的家底。

她在婚姻中栽了跟头,却不懂的反思,不懂得改变,仍旧坚持着自己那套思维模式。

所以,儿子也成了丈夫的B面,无所顾忌地伤害她。

很认同一句话:

现实中每一次碰壁,或许都是命运对我们的一种提示。

提示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必须要自我改变,自我提升。

但是,一个人如果认知固化,不懂得改变和纠错,现实只会一次次地伤害她,悲剧也只会一次次地重演。

走出弱者思想,

及时提升认知,才能迎来转机

就在约娜陷入绝境之时,曾经的贴身女仆萝莎丽回到了她的身边。

约娜曾经和萝莎丽感情深厚,两人一起度过少年时代。

当年,萝莎丽青春年少,被于连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两人传出了丑闻。

后来,约娜也没怎么为难萝莎丽,而是给了她一笔丰厚的嫁妆,并陪送了一个小庄园,把她嫁给了一个勤劳能干的农夫。

萝莎丽头脑精明能干,把庄园管理的井井有条,把儿子教育的知书达理,积累了一大笔财产后,生活富足。

但她一直对当年的女主人心怀愧疚。

当萝莎丽听说约娜近况不佳之后,就回到她的身边,帮她料理家中事务。

两人再次重逢,百感交集。约娜倾诉自己的遭遇,哭诉儿子对自己的冷漠无情。

萝莎丽则是非常冷静地给她出谋划策:约娜夫人,你太软弱了,你不能什么都听他的,你只要断绝和他的经济往来就好了。

在萝莎丽的劝告下,约娜开始觉醒了。

她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已经长大了,要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以后不会再给他钱。

谁知不久之后,儿子竟主动归家。

原来,没有了老母亲的金钱支持,他在外面过得捉襟见肘,只能灰溜溜地回来了。

他还和妓女生了一个小女儿,约娜看着活泼可爱的小孙女,喜极而泣。

约娜的人生是不幸的,丈夫背叛她,儿子把她当提款机。

她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平衡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只能一步步被牵着鼻子走,落得穷困潦倒、孑然一身。

但最终,还是在女仆的劝告下,她改变了认知,不再去底线妥协,生活才迎来了转机。

心态变了,天地就宽了。

有时候,困住一个人的,不是现实的羁绊,而是心中的牢笼。

走出弱者思想,学会拒绝他人,学会自我担当,才能迎来新生。

很认同一句话:

一个人的认知高度,决定了他看问题的高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水平高的人,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自然更有判断力,能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认知水平低下的人,看不清事物本质,总是喜欢固步自封,怨天尤人。

所以,遇事不要总是轻率地做决策,多想想前因后果,多观察观察事情的本质。

当在现实面前碰壁时,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多想想自己思维模式是否有问题。

而这,正是莫泊桑用《一生》来告诉我们的:

学会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懂得看透人性本质,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实现人生破局的关键。

 

 

 

(摘自:https://new.qq.com/rain/a/20220801A084ZL00

 

 

 

郑重的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