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安切洛蒂对于离开伯纳乌早该有心理准备,皇马老板12年间已经更换了八任主帅,无冠的赛季,带兵的人命运大多如此。因此,当挥别记者们时,安切洛蒂体态轻盈,无失落,不悲切,手里有几分邀约,生活平顺稳定。两年皇马,意大利人最后时刻得到C罗力挺,应有几分欣慰,身在豪门御星之术,安切洛蒂似已纯熟,谁不敢说是球星们的“灵魂工程师”,但从胜利走向胜利,也足以证明名帅无一例外皆是管理大师,弗格森著书立说,商学院有课;穆里尼奥著作等身,被描摹为领导力的绝好榜样。
跟名帅学管理,其实可以是赏心悦目的课程。1997年,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了“人才战争”的概念,二十年间,团队体育是这一战争演艺的最佳战场。绿茵豪门用超过一半的商业收入支付了仅占雇员总量3-7%的球员工资,球星们几乎无一例外的年轻、富有、异变、自我膨胀,他们的主帅就是再好不过的人才管理者,关于这个谁也别不服。
曾在皇马掌控过全局的奎罗斯有感慨,“巨星都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坚信自己的特殊性,独一无二的技能,虽然不能都算作自大傲慢,但也差不多了。”弦外之音,奎罗斯没少遇到麻烦。巨星以及“明星雇员”大多深知自己被众人需要,不可替代,因此多有狂妄越界之举。传统认知,自我狂妄必然毁掉组织本身。但事实证明,鲜明自我成就星途。2012年欧冠决赛,德罗巴点球决战第五个出场,以强大意志为支撑,帮助切尔西登顶成功。世人皆知莫斯科决赛那年,德罗巴本是切尔西第五出场点球手,无奈最后时刻被罚出场,看曼联最终得意。2012年决赛中,队中体育主管追问,是否还想第五个出场罚点球,得到的答案斩钉截铁——“我要!我要是那舞台的主人。”这就是彰显强大生命力的自我意识,平日里此种能量澎湃且易刺痛他人,难怪温格有言,“如果一周中训练轻松麻烦少,那你就等着一个艰苦的周末吧。反之亦然。”
因此,即便再难,主帅也要包容膨胀的自我,希丁克25年前执教埃因霍温时,罗马里奥恰在队中,巴西人懒散不羁常常坏了队中的规矩。希丁克也常发狠地强调,“任何个体都不能超越团队。”道理再简单不过,罗马里奥的行为是对安分勤恳球员最大的伤害,但巴西人还没有狂妄到失去理智,他知道在场上的表现可以拯救自己,为此要拼尽全力。希丁克没错,但现实足球世界里的职业足球,教练员的第一使命就是赢球再赢球,他不再是文学化描写中的将军,而更该是个协调四方德导演,说来无奈,事实如此吧。
没有巨星是不能被收服的,坎通纳26岁加盟曼联,此前与效力过的七家俱乐部家家交恶。弗格森面对法国人从未出过重手,坚信其简单自然的个性定是曼联所需,因此无论坎通纳在英超一再闯祸,但弗格森始终扮演着“护犊子”的角色,用自己的臂膀遮蔽外界侵扰,坎通纳感恩戴德,最终以忠诚回报爵爷和红魔。包容自然不是纵容,弗格森与波波维奇御星之术核心要义便在于此,用波帅的话说,那就是要找到那些迟早会超越自己的自我膨胀者。运动巨星的人生皆被狠命压缩,初期的起伏跌宕大多是被不成熟所累,缺乏承诺之心,不具备倾听能力,可一旦经历失败,拥有家庭后,往往具有了超越自我的可能性,接受自己的能力边界,可被教化,能听进他人规劝。有机会穿梭过那些巨星成长岁月,其实回看我们自己不皆是如此吗?而名帅则早早能够洞悉,谁才是自我膨胀的可造之才。
狂傲与自信难以切割清晰,而服从团队肯于牺牲也并非是低能者的标签。善于营造强大团队的名帅们其实都在坚定地把握一条玉律——为团队牺牲者必受褒奖。荷兰球星岑登有名言——“足球,是最个人化的集体项目。最终,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明白,似乎又不完全懂。2000年欧洲杯,岑登与奥维马斯都急切想成为荷兰队正印左边锋,奥维马斯公开宣称绝不接受右边锋的角色。首战丹麦的上半场,奥维马斯如愿在左翼上下飞奔,岑登则在右翼度过了人生中最难过的45分钟,甚至觉得自己下半场必遭清洗。里杰卡尔德没有这么做,下半场岑登换到左翼,攻进一球,助攻一球,主帅正是在用这种众人可见的方式来证明忍让牺牲的个人必然会得到保护和褒奖。
很微妙吧,进退有度,把握不易。名帅还明示我们,在任何一个机构中不要试图牢牢控制人才,瓜迪奥拉到拜仁下车伊始就就对球员休息室表现出了敬畏之心,除了半场休息,尽量少迈进那本该属于球员们的禁地,不妄图用控制球星来展现领导力。一向以强硬著称于世的弗格森在鲁尼以加薪相逼欲转头同城死敌时,表现出罕见的容让,加薪!留人!求胜!,逻辑清晰。那一刻,以追求胜利为使命的名帅深知,公仆式领导力最有效。
球场上的战略战术决策是教练的神圣权利,有智慧者会找到机会将权利还给球员。2012年欧洲杯决战前,迪马特奥在后卫人选上倾心征询科尔意见,结果圆满。2010年足总杯决赛前,安切洛蒂将战术决策之权让渡给球员,引发热烈讨论,1比0击败对手,双冠王伟业成就。安胖的心得值得分享,交出决策权并非作秀,而是发现以往的战术安排球员们执行被动,理解不深,以此激发之后,众人智慧一定会超越个人的,这就是当下时代的鲜明特色。民主虽好,主帅还要把好最后关口,上赛季欧冠半决赛战皇马,瓜帅据说接受了球员们的集体提议,推出4-2-4阵型,结果迎来惨败,整个赛季最重要的夜晚里,放弃了整整一个赛季的内心抵抗,向4-2-4投降了。道理众人皆懂,分寸把握才是要义,球员得到尊重的感觉总之是很好的。
以上种种,领导力变成了妥协术的大集成。其实,并非如此,名帅自然也有巨酷一面。仅举一例,2007年,切尔西帐中有来自博尔顿的球员福德,安切洛蒂特意找他聊天询问进入豪门后的感受。福德如实相告,以往在博尔顿联赛每五轮结束后必有一次全体会议,彼此心灵激荡一番,但在切尔西却从未见开会。安胖答道,在这样的球队中,主教练不再承担激励人心的使命,这个档次的球员无不渴望成功和胜利,如果无此欲望,瞬间即遭淘汰。巨高薪酬,残酷竞争下,自有一片天地。
当然,还有一项共识很重要,巨星们是否信任教练看似无比重要,但最为根本的是,巨星之间是否信任。不需多想,哪个团队不是如此呢。我们首先失去的都是彼此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