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方时空V010瞭望特辑
东方时空V010瞭望特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50
  • 关注人气:1,4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海钩沉(二十六):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兼谈“亳”是什么,“商”丘是什么。

(2022-06-16 22:35:24)
标签:

探索

健康

情感

财经

新闻

[转载]史海钩沉(26):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兼谈什么是“亳”,什么是“商”丘。

史海钩沉

(二十六)

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

——兼谈什么是“亳”,什么是“商”丘。

作者:小野聊过学    编辑:杨 

 

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历史年代,历来悬而未决。费掉过专家学者的诸多笔墨。

其中,历史学家们讨论了几千年:商朝年历是多少年?至今没有定论。

有认为是600年,有认为500多年,有认为是496年。

史记也没有商朝的年历,略如夏代,有帝王的名字世次,无年数。

中国大陆在1995年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被称之为杯具 一是国际学界不认可,同宗同源的台湾也不予采信;二是国内权威的学者也不认可,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古史考》第九卷,将之全面推翻。

商朝的地望究竟在哪?

商朝的地望也是考古学家、史学家们争论的话题,也是没有结论的题目。

夏朝=夏直属国+诸侯各国,商朝=商直属国+诸侯各国,那么还是一个诸侯国的时候,它在哪里呢,在夏朝权力中心的东面,直属国的东面,不是隔壁邻居,是隔、隔壁邻居,甚至于隔、隔 、隔壁邻居。

夏朝建在黄河上游,到了商朝取夏而代之,权力中心就移到了的地盘。史书中只有商都于“”,且“商都8迁”,但没有具体地址。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商朝建在黄河之下游。

《帝王世系》说:亳殷,今偃师是也,然则殷有三亳,二亳在梁国,一亳在河南谷熟,为南亳,即今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徙者。

杨光注:搞清楚“亳”究竟是什么(详见上集论述),才能解开“商都”地望之谜!)

“亳”究竟是什么?!

看看下面这张图,它像不像象形文字的“商”字?!

——山丘之上,有一个“亳”(可迁徙移动的牙帐)!

——不就是“豪”、“宅”的组合,与“简称”吗?!

后来的契丹人叫“捺钵(亳)”,再后来的蒙古人叫蒙古“包”!

 

这张图像不像“商”字?——山丘之上,有一“亳”![转载]史海钩沉(26):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兼谈什么是“亳”,什么是“商”丘。


[转载]史海钩沉(26):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兼谈什么是“亳”,什么是“商”丘。

[转载]史海钩沉(26):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兼谈什么是“亳”,什么是“商”丘。
这是可移动的“亳”。蒙古人叫“包”。

 

商朝的世系

商朝的世系,从成汤开始到商纣王结束,一共历经31个君主。他们是:太乙(成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 ->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武乙->太丁->帝乙->帝辛(商纣王)


迁到第八次,成汤定居于“亳”。

说这前八迁,就得说“毫”。就像介绍美国历史就得提到费城一样。

亳贯穿于商朝前期的150200年,是商族人的吉地。

成汤把都邑迁至亳,是为了追随先王的足迹。他为此写了《帝诰》,向远祖帝喾报告迁回故地的情况。此后历经六代11王,商都一直在亳,是商朝前期最重要的城邑。在商朝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是“殷”,仅次于殷的就是“亳”。

但,毫在哪里?没有标准答案。传统史学家认为:就在河南省的商丘。

杨光认为:不能这么绝对的讲,商朝就在河南商丘。

“亳”是置于“商丘”上——“亳”是被暂时安置在“商丘”上(山丘或高岗土丘之上)。但,不是现在的“商丘”市。

 

亦有可能:河南“商丘”,曾经是商朝的“亳”都之一。且为“亳”都时间较长,而被命名记载为“商”丘。

   看看下面的几幅图片,像不像“商”?——山丘之上,有“亳”!

 

   “亳”究竟是什么?!——“亳”即“豪”、“宅”之组合体,曰“亳”!

 

    后来的契丹人叫“捺钵(亳)”,再后来的蒙古人叫“敖包”!

[转载]史海钩沉(26):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兼谈什么是“亳”,什么是“商”丘。

 

[转载]史海钩沉(26):再探“商朝”起源与地望*——兼谈什么是“亳”,什么是“商”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