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创史一族”。
但,限于史料缺乏,对商汤以前的几百年的商族早期发展史,知道的较少。
关于商民族的起源问题,过去史学界几乎一直认为它发源于黄河下游,几经迁徙后逐渐发展到黄河中游。最后,于公元前16世纪商王汤乘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残暴统治 、国内矛盾尖锐之机,一举灭夏,而建立了商朝。
但,可以肯定的说:商朝既不起源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最后也不是建都于河南“偃师二里头”。
那,商朝究竟起源在哪里?!最后又建都城在哪里呢?
01
夏、商时期,“商人”即是活跃的“契丹人”
近年来,国内学者借助考古提供的新实物资料,结合对古文献考证,提出“商民北来说”的新见解。开阔了商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新思路,引起愈来愈多的注意与研究。
商民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创史一族。在商朝建立之前已有了很长的发展历史,商的始祖是“颛琐”,商的祖先是“契”,灭夏建国的是第14代商王“汤”。从商先祖契到汤凡14代,前后几百年正是商民族的形成时期,称“早商”。
归纳综合古文献资料中有关商民族记述,可清晰的看出其发展的脉络。
首先,商民族最初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中原民族总是把边疆民族称为“夷”、“戎”。
《左传》(昭公24年)引太誓的话说:“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又《逸周书·明堂》篇说:“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夷,定天下。”
这一方面反映出商朝到了纣王在位时国内矛盾重重的情况,同时也说明商朝虽在中原建国已有几百年历史,但在周人眼里,它仍被视为“夷人”(带弓箭的人)!
商族与生活在东北的古代民族,有着共同的“以鸟为图腾,族人卵生的神话信仰”。说明商族与东北古代民族,有着某种历史的渊源关系。
此外,从商人祭祖时先大量屠杀牛、羊,以及商早期迁徙频繁的情况,也可以证明商人是来源于与畜牧业有密切联系的游牧民族。
02
商族,最初的发源地,它在边疆的何处?
史书《帝王世纪》记载说:“颛顼都毫”。亳,在藏语里是“移动的帷帐、牙帐”(即今蒙古包式的王者的大帐,或大汗的牙帐。)。据此可知,商族的先祖,是居于山岭或草原地带不断“迁徙”的“游牧民族”(或游商,亦如吉普赛人。)。
《淮南子·地形训》称:“东北薄(?亳?)州曰隐土。”隐与殷古字相通,因此隐土应在东北的殷山(今内蒙红山)之地。又据史书记载,契称玄王。契的母亲简狄曾“浴乎玄丘之水”而孕契。商族的祖神颛顼“以处玄宫”。玄为“北”之义,上述商族祖先既居“玄宫”,浴“玄水”,又称“玄王”,均表明他们是居住和起源于“北”方。
如此,我们认定商民族最早的发源地,是在中国(中原)的北方,商民族是由北方发端,而后逐渐扩张、迁徙——越过燕山、涿鹿...逐步迁移到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来的。而商族的另一部分逆燕山、阴山发展到今河北张家口、山西、内蒙、陕北等地区。
03
“殷、商、商丘、亳...”意考
杨光考注:3000年前,黄河古道,不在现在的位置,入海口也不再现在的渤海湾。而比现在靠南,经徐州,在南通入黄海。也曾有段时间直接借淮河而入黄海!所以,现在的河北殷商所在地,2500年前不是处于黄河以南,而是处于黄河以北。在河的南岸为“阳”在河的北岸为“阴”;“商”即山丘之上的“亳”(牙帐)——殷商也“名副其实”!
再看看这个“亳”!不就是象形文字的“商”吗?!
![[转载]史海钩沉(25):终于找到了!*——“商”朝,起源于“殷山契丹”! [转载]史海钩沉(25):终于找到了!*——“商”朝,起源于“殷山契丹”!](//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高台或高岗之上的“亳”都,与“商丘”!
早期的“亳”与“商丘”!
商族起源于北方,还有更进一步的证据《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记载:“昔高辛氏游牧于海滨,留少子灭越以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
“紫蒙之野”——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八谓“紫蒙川在营州西北…秦汉之时,东胡邑于紫蒙川。”据史家考证,紫蒙川,就是今赤峰市宁城县境内老哈河流经的河川!——此处古代林木繁茂,水草丰盛,适于游牧和居住。汉唐以来赤峰宁城一带一直为北方民族发展和崛起的重要游牧地。唐朝时奚王曾在此设牙帐(亳)。辽朝时又于此建“中京”,并“四时捺钵(亳)”——皇宫“行宫”四季迁徙游动“巡游执政”。
又据《荀子·成相篇》:“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这里所称的砥石,据《淮南子·地形训》:辽出砥石。《水经注》称:“辽水(今辽河)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至辽东之望平县西…屈而西南流,经襄平县故城西…西南至安市入海。
今老哈河、西拉沐沦河均发源于赤峰境内,居辽河上游。两河流经赤峰境内翁牛特旗合流后注入“辽河”。史书所载,商先王昭明所居砥石山即辽水发源地,亦即西拉沐沦河源头。其地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白岔山,也叫光头山。
04
商族发源于辽河上游的殷山!
在辽河上游、赤峰(红山)地域的夷戎族基础上,吸收了周围其他民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新的民族群体——炎人、殷人、燕人、殷商(燕山)、殷(红)山人、契丹人。若再往前追溯,那更“惊人”——商人(殷商人)的先祖,就是被黄帝族打败了的“炎帝”一族(合并到黄帝一族中,蛰伏了1000多年(黄帝、夏朝之后),炎帝后裔,又再度以“殷商(炎氏)”面目出现)!
在后来的“中原人和中国人(蚩尤后裔)”人的眼中,并不“待见”(不看重)来自北方甚至是塞北的“殷商人”(曾经联合黄帝族共同打败并杀害了蚩尤,并驱赶蚩尤后裔到汉水、荆州的崇山峻岭之中——4000年前成为后来的“三苗”、楚人,以及后来2500年时(汉朝时期的)“汉族人”的发源地。)。所以,“商朝”的历史在中原的正史中“若隐若现”!甚至被“刻意掩埋”。“商人”的起源,也就没有被“正史记载”而“扑朔迷离”难寻踪迹!
这也给今天的5000年“中华民族史”的考证——埋下了3500年前~5000年前这段中华民族历史“断代”(说是5000年连续不断,却怎么也连续不上的...)的“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