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母亲河!
(二十五)
“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
谁都有自己的故乡,也都会有对故乡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记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亲切,特别是我有3个故乡——出生的故乡/成家立业的故乡/工作生活的故乡,并且都在我心中留下了“许多幸福的记忆”。
特别是故乡的那条母亲河,一直在我的心中幸福的流淌!
1、流淌着“金珠”的“母亲河”
我是1939年农历十一月初十(阳历1939年12月20日)出生在吉林市永吉县乌拉街镇“金珠乡”,在不到1岁时被领养到“兴隆乡”四间房村“金珠河”南岸的的“河南屯”…而在我19岁担任“兴隆乡”副乡长的1958年的9月份,兴隆乡并入了“金珠乡”。
我的人生之路自然与这两个乡的彼邻/合并/变迁…密切相关。
兴隆乡与金珠乡几乎是东南相邻坐落,金珠乡更靠近西面的松花江和松嫩平原——一马平川;而兴隆乡则更靠近东侧长白山余脉的西北坡——山岭起伏。兴隆乡和金珠乡分别拱卫在“乌拉街”的东方和南方,历史上就曾经分别是乌拉古国“柳条边城”的东大门(城门遗址今还在)和南大门(金珠卫)。
东方——“旭日东升”,蒸蒸日上,固曰“兴隆”,名副其实。而“金珠”,不仅是名儿好听,更是“实至名归”的尊贵——因为,在这里从古至今一直流躺着一条河——河里含有金沙,太阳一照,金光闪闪…但“金珠河”却不是因此而得名!而是因为早在300多年前的清朝以及更早的乌拉古国时期,这条河里的河蚌能产一种特别稀有的“金色珍珠”。这些罕见的“金色珍珠”尽显皇家气派,自然成了名贵的皇家供品。而距这条河西边仅8公里就是赫赫有名的清朝“打生乌拉总管衙门府”——今“乌拉街”镇所在地。每年采收后的“金珠”都要上缴到乌拉街“打生乌拉总管衙门府”,与貂皮/人参/鹿茸/鹿胎膏等“供品”一道,专程送到清朝宫廷(北京故宫),深受皇后贵妃的赏赐和爱戴。
因此这条河在清朝时的300年间,是被皇家封禁的,并特别赐名 “金珠河”——盛产“金色珍珠”的河。“金珠乡”也因此而得名。
据说,慈xi太hou最喜欢的那颗最大的“东珠”,也产自这条“金珠河”下游的“亚复河”!
还常听大人们说:这里以前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是真的,不是吹的——因为这条河一年四季不断流,冬天的时候即使河面结冰,河水也在冰下流动——还能看到小鱼/小虾/黑盖虫等在冰下的水里游动…河水还时不时的“冒出”冰面…袍子/梅花鹿/野鸡等,冬天就常来这河边“喝水”,确实被大人用棒子打到过;而野鸡(雉鸡-羽毛非常漂亮好看!)在河边喝水时,一不小心就粘湿了羽毛——当一飞起来,冷风一冻,翅膀的羽毛就冻住了,就掉落了下来…大人们还经常“在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去到野地里撵野鸡…也是因为野鸡的翅膀几次粘雪“冻住”后,飞不动就掉下来了…
![[转载]乌拉,母亲河!(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 [转载]乌拉,母亲河!(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特别转载]幸福,乌拉!(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 [特别转载]幸福,乌拉!(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特别转载]幸福,乌拉!(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 [特别转载]幸福,乌拉!(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总体是东西走向的“金珠河”,在流出金珠乡时,直接汇入了南北走向的“亚复河”
我自从出生到被ling养到二姨家,到上学,到工作,直到20岁之前的命运,就伴随在金珠河的左右(南北岸)。而我在乌拉街结婚成家,直到36岁搬家离开乌拉街之前的命运,都伴随在金珠河和亚复河的左右。因此,金珠河与亚复河都是我故乡的“母亲河”。
2、 大有来头的“亚复河”
而要说“亚复河”,更是大有来头。亚复是满族语,是“园子”的意思。亚复河早期是“乌拉古国”人工开凿的的“护城河”,也是现在引松花江水浇灌两边的肥沃良田的福水河…
正是因为这条河与松花江形成了一个 Y型圈(见上图),把“乌拉古城”(今乌拉街镇)像“园子”U型包围“护卫”了起来,满语的意思就叫“亚复”。
而正是这个Y型的U型叉子里的特殊地形,也成了皇家围猎的天然鹿苑——自己跑进来的獐狍野鹿是无法跑出去了,就是被放进来的也跑不了啦。这里自然就被“打生乌拉衙门府”划为皇家禁区——成了专门用于存放皇家供品“梅花鹿”的“园子”。贡鹿先圈在这里放养,除了供皇帝来乌拉街“开展秋射围猎”之外,每年达到一定数量就与人参/湟鱼/貂皮等供品一起送往“北京故宫”!
解放后,乌拉街这里被辟为了菜地,成为吉林/长春/哈尔滨地区城市居民的“菜园子”。用皇家鹿苑和亚复河水浇灌的“乌拉街大白菜”/鬼子葱/白小米/大黄米/黏豆包,乌拉火锅等,声名远扬!这些地区的人们——可是 “真有口福”啊!
…
我一生有3次掉河里“都差点被淹死”…第1次就是在“金珠河”,而后2次就是在“亚复河”!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现在回头想想,这两条河既然3次都没夺走我的小命,那它们就是我的福水河!——我这一生能这么幸福,应该是因为我3次用生命沐浴过流淌着金珠的“母亲河”。
我真是要——多多恩谢我的母亲河!
3、5000年历史古城“乌拉街”
“乌拉街”是现在汉语译音的满族语名称,是因为在松花江东边“有一条沿着松花江走向的古街”而得名。乌拉——沿江方向的意思。
乌拉街的历史,那可是太悠久了!
5000前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在这里“东北黑、吉、辽三省区”生息繁衍——打鱼、围猎…
史料记载:满族、女真族祖先——古肃慎人,是与中原夏、商、周、秦、汉朝并立存在,并与中原王朝密切交往的“古老”民族。400年前,随着满族创立“清朝”入主中原,而把“东北黑、吉、辽三省区”真正带入“中国版图”,成为当今中国“雄鸡报晓”的“鸡头”...
![[特别转载]幸福,乌拉!(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 [特别转载]幸福,乌拉!(二十五):“皇家封禁”的母亲河(1)](//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肃慎族是有5000年以上历史(与夏、商、周...并行发展)的“古老民族”
2000年前后,这里是鲜卑/契丹/高句丽/扶余国反复争夺的经济军事要地…;1400年前的唐朝时期,这里是渤海国(郡)的军事重镇…;10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这里是“乌拉弘弥勒城”所在地(古城遗址现在仍清晰可见),如今古城墙上几百年的大榆树要几人才能合抱;800~500年前,这里是(满族祖先肃慎人)建立的“乌拉古国”的“国都”所在地,现在乌拉国在元朝蒙古打来即将灭国时的“百花公主的点将台”,仍高高矗立在纪念碑下方;500~300年前的明朝时期,这里是海西女真(部)所在地;明/清两朝时期这里是明/清海军水师营的训练驻守地(就驻扎在韩屯雾凇岛上);清代的十二任皇帝中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清朝中国与沙俄在乌苏里江/黑龙江的海战大捷,逼迫沙皇签订“尼部楚条约”的那场“中国海军大捷”的清朝水师(海军)军船就是从乌拉街韩屯水师营出发的;这更使得乌拉街和长白山一起,成为了满族和大清朝的重要发祥地。清朝时期还在乌拉街设立了“打生乌拉总管衙门府”,使乌拉街成为了清朝“全国四大贡品出产地”之一。
一条乌拉街,半部中国史!
弄清楚它,你就知道中国还有许多“二十四史”以外,你不知到的“半部中国史”。
———————————————————————————
注:这其中隐藏着中国25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那一半的中国史——“中华”史(华(炎帝-红山文明)、扶余国、晋、北魏、渤海国、辽、金、元朝、清朝),弄清楚它,你就知道中国还有许多你不知到的“半部中国史”——与中原黄河地区的夏商周秦、汉、唐、宋、明史“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华-夏”史。
幸福,乌拉!
(二十六)
皇家封禁的母亲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