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活动的适宜性调整——12月

分类: 研讨活动 |
一、小班
1.主持人提出研讨要求:本次活动我们将针对益智区游戏“动物庄园”进行优化探讨。
2.班级老师介绍“动物庄园”的玩法
玩法1、铺路:幼儿自主选择一条小路,观察其排列规律进行续排。
玩法2、种蘑菇:能通过观察色卡排列规律取相应颜色的继母在塑料板上摆出相同形状。
玩法3、种菜:能根据萝卜的种类的旁边的点数进行手口一致数数萝卜、种萝卜。
玩法4、拼图:自主选择一个“房子”,能根据动物的局部特征尊则动物拼图块进行组合拼图;
玩法5、妈妈找蛋:知道不同动物妈妈生的蛋的大小,选出正确的蛋并根据标示的数字准确数出相应个数。
三、年级组教师针对益智区游戏“动物庄园”进行探讨提出优化建议。
主持人:“动物庄园”是一个综合性的益智游戏,包含了感知长短、高矮、大小、形状的区别,对颜色的感知以及对按规律排序的认识;能根据动物的局部特征进行组合拼图;能根据点数和数字进行手口一致数数取物、摆物;能通过观察色卡排列规律进行一一对应摆放。我们可以看到,游戏时孩子们比较拥挤,如何优化“动物庄园”呢?
蔡梦丹:看到不大的操作面上四个孩子操作,是比较拥挤,能否少2个孩子去玩呢?
吴超珺:我们以前也做过一个益智游戏是放在一个大箱子上进行操作的,能否把“动物庄园”也放在大箱子上。
秦萧然:我觉得吴超珺老师的提议可行的,可以把居洪梅老师介绍的玩法2-3个组合,放在一个面上,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操作板块。
主持人:加入情境后,把原有的内容放在每四个面上,感觉内容还是少了一点,如何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和经验的补充?
居洪梅:我觉得可以把分类的内容放进去。
主持人:对,分类的内容是原来的游戏内容所缺失的。那怎么创设到原有的内容中,既有情境性,又能与原有的内容融合?
许文娟:我们可以增设一块为小动物过生日的板块,比如:小动物采了蔬菜到小熊家为小熊过生日,然后按要求给小熊礼物,给孩子的要求是可以替换的,可以设计分类的要求有大小、种类、颜色,还可以加上数量要求,增加难度。
毛茵倩:这样蛮好的,情节也能得到统一。
主持人:好的,通过今天的探讨,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那接下来我们要对“动物庄园”进行改造升级。
二、中班
主持人:课程游戏化推进活动中专家观看了我班益智区“种树”游戏,并做了点评。专家提出我们的这个游戏可以从益智区创设的5个关注点来优化这个游戏。他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主持人:针对他提出的问题我们年级组一起来研讨下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具体的改进?
主持人:问题一:孩子们在操作板上怎么理解看懂横排、竖排?
赵薇:这个游戏是一个一个玩的,一个人先拿操作卡根据操作卡上的小动物标志找到小动物的位置,从幼儿站立的位置来判断哪个是横排,哪个是竖排,我觉得对孩子来说不是问题。
主持人:专家的提议是可以用箭头来表示,用颜色来区别。红色的箭头表示横排,绿色的箭头表示竖排,你们觉得怎么样?
尤静: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可以。横向的箭头表示横排,绿色的箭头表示竖排。这样幼儿也比较容易理解。
钱文婷:那是不是把操作板竖起来孩子们就能很好的分辨出横排和竖排呢?这样的话就是只限一个人操作,有点局限。
主持人:那这样竖起来的话,树的形态不能竖起来,就要改变用刺毛贴来操作。
主持人:专家提出我们在优化时有时也可以学会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并且要有层次性。我们可以怎么改善呢?
徐靖宇:可投放九宫格,十六宫格,二十四宫格的种树操作卡,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材料来操作。
主持人:益智游戏的情境性是否很重要?怎样让孩子在情境中游戏?
张凯芸:情境的设置上可以再真实,种树的材料和形式可以再丰富一点,让幼儿充分感受种树的真实感。那我们就可以把种树的操作板用立体的材料来呈现,如用沙子感受树种下去的感觉。
吴梦娟:种完树幼儿验证完以后我们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个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些奖励,比如成功种树后可以获得一个小动物的礼物等,这样孩子更有成就感。
主持人:益智游戏需要老师真正用心去创设,还要考虑到幼儿的情况。给儿童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是否让儿童在生活、游戏中学习,让儿童有多种感官学习,能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让儿童不断获得学习的经验。
三、大班
主持人:益智区是大班区域游戏中非常重要的区域,我们班结合主题“环保小卫士”,在益智区创设了“共享单车”游戏,大家都观察过幼儿玩这个游戏了,现在请大家说一说“共享单车”可以如何优化。
一、 老师们说说自己的观察以及发现的问题
谈燕萍:我感觉大一班的“共享单车”还是很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停车的时候要填“入库登记表”,让幼儿写上序号、车位、停车时间,管理员小朋友要签字。一方面非常生活化,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数学能力,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
方圆:是的,我们班在创设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要让这个游戏好玩、耐玩。除了“共享单车入库登记表”,还有“共享单车租借登记表”幼儿可以租借自行车到其他区域游戏,但是要填写租借人、序号、车位、借车时间和还车时间这些信息。
丁晓芬:我觉得让幼儿租借时填写停车时间和还车时间这个细节很好,可以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
范钺:我注意到“共享单车”里的自行车都用一种积木搭的?我觉得如果让建构区或者美工区的幼儿来制作搭建呢,还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动。
高丽:幼儿停车的时候,能不能增加一些趣味性?可以出现幼儿有争夺同一个停车位的情况。让幼儿幼儿知道有一辆车停进去了就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找适合的其他车位。
二、各班研讨如何更好的调整和优化“共享单车”。
马婷:自行车的制作交给幼儿,建构区的幼儿可以通过搭建,制作自行车。美工区的幼儿,也可以进行手工制作。
何春霞:幼儿的停车位可以通过简单的加减法或者单数双数找规律等形式,让幼儿找到自己的专属停车位。而且共享单车可以多设置几个点,我们生活中的共享单车也是有很多地方的。
居金玲:制作停车牌的时候要说明填写的是数字还是符号,比如单数3、5、7,如果把5的空格留出来让幼儿填写,幼儿会不会在里面填上+号或者-号,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吴婷:我还有一个建议,幼儿租借自行车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提供尺让幼儿测量从停车位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
许晓兰: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如果让幼儿测量的话,其实除了尺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工具,比如积木、毛线之类的生活中的工具,尺也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米尺、塑料尺、卷尺...让幼儿根据距离的远近自由选择。距离的结果也要让幼儿记录下来,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记录表如何制作,让幼儿提出规则和方法,他们才会更好的遵守。另外知道了距离可以制定租车的收费价目表,按幼儿骑车的远近进行相应的收费。
主持人:感谢大家的建议,我们其他班级也可以借鉴今天的研讨结果,创设“共享单车”游戏。我们老师要时刻谨记“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创设益智区时要满足幼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