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绕口令《数一数》----刘丽萍
(2014-05-25 22:52: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优秀课例 |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能力、符合幼儿的兴趣及需要。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增强,绕口令这种文学体裁,读起来琅琅上口,十分押韵,可以为中班幼儿所接受和喜爱。《数一数》“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路边一只猪,草里一只兔,洞里一只鼠,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这篇绕口令将动物拟人化的方法,就像是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一样,让幼儿在看看、找找、说说、听听、玩玩中自主地学习,快乐地表达,体验学习绕口令的愉悦。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说说,发现图片中动物捉迷藏的有趣,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小动物藏的位置。
2、在欣赏儿歌的基础上,理解儿歌内容,练习发清读音相近而易混淆的字:“虎、鹿、猪、兔、鼠”,初步学习有节奏、加速度说绕口令:××
3、尝试分角色表演儿歌,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重点:
初步学习儿歌,准确发清读音相近而易混淆的字:“虎、鹿、猪、兔、鼠”。
活动难点:
初步学习有节奏、稍加速度说绕口令:××
活动过程:
一、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好吗?
提问:这么美丽的森林,你都看到了什么风景呢?
小结:这里有高高的山、茂密的森林、弯弯的小路、绿绿的草地,好美呀。
二、
(一)
小结:山上藏着一只虎,树林中藏着一只鹿。用儿歌中的语言提炼:“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
(二)师幼一起看图片找其他动物,说出小动物的位置。
森林里来了这么多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三)重点练习:大家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猪、兔、鼠”。
三、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1、你听到儿歌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
四、学习儿歌,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一)学习儿歌,练习发清读音相近而易混淆的字:“虎、鹿、猪、兔、鼠”。
(二)看图片完整说儿歌,初步学习用:××
五、分角色表演儿歌,体验游戏的乐趣。
玩法:小朋友分成五组,分别扮角色藏起来。教师站在孩子们的后面,点到哪知小动物,就大声的说儿歌并做动作站起来。当说到最后三句时,集体一起说儿歌。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让我们把“数一数”这首绕口令、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说的时候大家比一比,看谁说的清楚,念的速度快,好吗?
附儿歌:
《数一数》
山上一只虎,
林中一只鹿。
路边一只猪,
草里一只兔。
洞里一只鼠,
大家数一数,
一二三四五,
虎鹿猪兔鼠。
活动反思:
一、情境创设生动形象,在玩中学,幼儿兴趣高。
1、活动开始前,为幼儿创设了小动物生活的森林情境,孩子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了。通过看看、找找、说说,发现图片中动物捉迷藏的有趣,用完整的语言描述,为理解小动物藏得位置做好了铺垫。
2、以“捉迷藏”的游戏引出儿歌内容,通过背景图与动物的匹配,直观形象,使幼儿一目了然。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二、各环节衔接紧凑,重难点内容有突破。
1、当小动物都被找出来后,强调幼儿用一个字来喊出动物的名字,将难点前置,练习发清读音相近而易混淆的字:“虎、鹿、猪、兔、鼠”,为学习儿歌做好了铺垫。
2、为了使幼儿学习儿歌的形式更丰富,采用了支架式学习的方式。运用节奏图谱:“××
三、在捉迷藏游戏中巩固理解儿歌,寓教于乐。
1、儿歌的内容适合幼儿情景表演,幼儿分别扮小动物,以“捉迷藏”的游戏融入情境表演中,进一步加深儿歌的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幼儿表演的乐趣,体验了学习绕口令的愉悦。
2、整节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涨,受到了专家及
老师的好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