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设计

(2016-03-04 09:23:15)
分类: 教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设计

高新区联合小学  尹黎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39页~40页,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 用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概念。                          

教具准备6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师生相互介绍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从而引出相关联的量

3分钟)

  探究新知:

(一)观察比较,认识两种相关联的量 2分钟)

1.课件显示例1实验图:

教师提问:实验桌上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6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从左往右看水的体积不断增加,水的高度也不断增加。)

2.提问::水的体积与高度有关吗?

3.小结: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我们称为“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

(二)探索交流,归纳正比例的意义

1. 出示实验报告单

水的体积与高度统计表

http://www.flashkj.net/data/downpic/201202/04/7018084c10980ca50f090e7409732ba3.jpg

 

 

2. 观察变量

1)根据上面统计表,小组讨论:它有哪几种量呢?(5分钟)

体积和高度这两种量有变化吗?

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2)汇报:水的体积增加,高度也相应增加。水的体积减少,高度会相应降低。(1分钟)

3.引导研究定量

1)提问:每个水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计算底面积,并填在统计表中。(1分钟)

2)汇报:每个水柱底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算式。﹙1分钟﹚

3)介绍:体积和高度的比值,是底面积。在这里,底面积相同,数学上叫做“一定”。板书:(一定)﹙1分钟﹚

4.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1)再次观察统计表,小组讨论:现在统计表中有哪几种量?﹙2分钟﹚

哪种是变化的量,哪种是不变的量?

体积和高度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征?

2)汇报明确:体积和高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1分钟﹚

体积增加,高度随着增加;体积减少,高度随着减少。

体积和高度的比值一定都是25,,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思呢?

        板书:体积÷高度=底面积(一定)﹙1分钟﹚

3)揭示:像这样,我们就说,水的体积和高度成正比例关系,水的体积和高度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成正比例的量。(板书:课题)﹙1分钟﹚

6.再次出示表格:

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6

路程∕千米:90    180  270  360  450   540

学生观察表格,回答下列问题:﹙3分钟﹚

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两相关联吗?

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7.小结:要成正比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小组讨论)﹙2分钟﹚

8.学生自学课本39页内容,看看书上是怎样描述的?﹙2分钟﹚

9.教学字母关系式

1)讲述:如果表中一种变化的量用y表示,另一种变化的量用x表示,不变的量(即定量)用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与定量的关系?

2)学生试列:yxk(一定    11分钟﹚

3)全班交流: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想一想,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钟﹚

4)小结:两种量要有关联。

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随着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随着减少。

两种量的比值一定。﹙1分钟﹚

三、引导举例,强化认识

1.举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3分钟﹚

1)学生自由举例。

2)预设: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长方形的宽,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出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统计表

面积/平方米:14     18 20

 长∕米:             4

提问:如果有上面这样一种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吗?

思考:刚才这句话怎样说才准确呢?

 2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只有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才成正比例。﹙1分钟﹚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7分钟﹚

1.东东看《水浒传》的时间和页数如下表

看的天数/        ……

看的页数/页  20  40  60  80  100 ……

1)表格中的(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看的页数的多少是随 (     变 化而变化的。

2)看的页数与看的天数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      ),这个比值实际是指(                )。

3)因为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所以看的页数和天数成(    )比例关系

2.试一试: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2)《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的数量。

3)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4)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5)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看的页数和未看页数

五、畅谈收获     2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                    体积/高度 =底面积(一定)

一种量变化,另一重量也随着变化      体积和高度成正比例

比值一定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成正比例关系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