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病死猪屠宰场黑窝点无害化处理猪肉 |
分类: 时事政治 |
在媒体的大范围报道下,在舆论的持续关注下,农业部和江西省农业厅等部门“高度重视”,不但成立了调查组,而且目前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查封了该违规违法操作的屠宰场,抓捕了涉嫌违法收购,违规屠宰销售病死猪肉的嫌疑人,纪检部门也启动了问责机制,并称对此事将依法依规对涉事部门的违法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笔者在感到欣慰的同时,心中却总有一个疙瘩一直解不开。从央视曝光的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非法屠宰加工销售病死猪肉的屠宰场已运作了五六年之久,当地收购屠宰销售病死猪肉甚至是一些有恶性传染病的死猪肉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不但分工明确,而且已形成了完成的产业链。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的监管部门即使没有发现但至少有所耳闻吧!为何迟迟看不到监管部门的深入调查和处理呢?为何非要到央视曝光后才有反应呢?才会高度重视呢?
而若是仔细梳理,更会发现,在近些年媒体曝光的在多起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高度重视,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毒大米,从地沟油、农药火腿到化学火锅,从毒豇豆、瘦肉精到含致癌物牛奶,都看到了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处理。而若是放开了讲,高度重视似乎成了某些部门遇到问题曝光的一致说辞。某一不良现象存在已久,引起民愤后被曝料到新闻媒体,或是记者深入调查经媒体披露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进而采取行动。这样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这样的套路已为人耳熟能详。
食品安全重如泰山,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笔者认为“高度重视”不应总在媒体曝光后,而是应该在事前做好规定,在平日里做好监督,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问题食品的减少甚至是杜绝,才能树立起监管部门的形象。我们乐见有关部门在媒体曝光后的高度重视,但我们更希望更多的部门主动作为,及时发现并处置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