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训服装贫困学生勤俭节约教育系统贫困地区 |
分类: 青葱校园 |
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20多所北京市高校,开展了捐赠军训服装工作。去年有一万两千多套军训服装,在统一回收、清洗、消毒后,被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中。今年这项活动将继续,目前已有25所高校加入捐赠活动。(10月28日中新网)
军训服,相信每个大学生都不陌生,在刚刚进入校园的那段军训时间几乎成了唯一的服装。但是,军训服所受到的“宠爱”貌似也就短短两周左右,一旦军训结束,就很难再见其身影。最终的下场要么是被随意丢弃,要么是被束之高阁,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如此形势下,北京教育系统推出的军训服“回收改造”后捐赠给贫困学生的办法可谓是来的及时且积极意义颇多。
首先,改变军训服以往的命运,让其继续发挥余热。通过这样的举措将会改变军训服是一次使用之后或丢弃或束之高阁的命运,从而有效改变现有的浪费现状,且回收后经过清洗、消毒后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中,让贫困学生多了一套换洗的衣服,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主导高校联合参与,有利用军训服回收改造的规模化处理。相信喜欢节约的同学之前也有将军训服捐赠的想法,也会有这样的实际行动。但是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若是没有经过彻底的清洗和消毒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通过教育系统的统一管理,则会避免这样情况的出现,而且通过主管部门倡导发起,多所高校联合行动,容易实现军训服的规模化处理。
再次,弘扬期间节约的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虽然说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很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我们还没发展到一件衣服穿一段时间就可以随意丢弃的地步。就算是真的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也不应该丢弃,而是更要发扬光大。通过此举将军训度改造后送到贫困学生的手里,给贫困学生送温暖的同时,也是彰显勤俭节约的美德,也有利用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最后,若是这样做发现效果后,可以给其他地区的教育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若是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都能向北京教育系统这样做,相信军训服的浪费问题将不是难题。
因此,老豆觉得,军训服“回收改造”捐赠贫困地区的做法值得我们点赞。不过如何解决军训服一次性使用的难题,教育部门和高校也应该多花点心思,多研究下,从源头上阻止浪费的发生,比如和大学生毕业时拍学士照一样,不妨试试租赁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