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365气正德馨鼓风帆,凝心聚力促发展
(2023-08-16 20:26:23)
标签:
365杂谈教育情感 |
分类: 随笔 |
气正德馨鼓风帆,凝心聚力促发展
————羊楼小学倡树师德正气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近年来,羊楼小学以“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扬帆起航,笃定实干,奋力开拓,向社会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 倾情桃李,倡树师德正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一所学校要发展,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先进文化主流,即教职员工无私奉献的浩然正气;“让每名学生都灿烂,让每名教师都精彩”,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学校从以下两方面,倡树师德正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老教师刘汝水、郝新明同志,虽然岁月的风霜,染白了他们的青发,但是“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他们依然老骥伏枥,摸爬滚打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孺子牛。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无言的行动,立起了一座座奉献的丰碑,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正气乐章。
王燕燕一位步入教坛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承担着两个班的数学课。她始终坚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扎实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阅好每一次作业,耐心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决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的职业信条,三年来,迎着朝阳来,踏着晚霞归,用爱与责任坚守讲台,辛勤耕耘,教书育人,衣带渐宽终不悔。
王老师患有颈椎病,长时间备课批阅作业,经常会隐隐作痛,但她从不说苦言累。为了预防颈椎病痛,她不坐舒适的高椅子,专门备了矮小的“交叉子”,像小学生一样挺直身子伏案工作。日复一日,她深钻细研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工整地撰写教案,一行行娟秀的蝇头小楷;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文字;一本本厚厚的精美教案,诠释着什么是爱岗敬业,严谨治学。
八十余本作业,犹如两座“小山”耸立在办公桌上,她埋首于“两山”之间,一丝不苟地批阅,不放过孩子作业本上一丁点的疏忽与错误,及时做好记录,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解指导。
今年开学后,她感到嗓子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嗓子长有息肉。医生建议趁早做手术治疗,可她想到八十多双期盼的眼睛,想到学校的难处,只好把手术推到暑假。时常骚扰的颈椎病,再加上沙哑不适的嗓子,给她的教育教学带来多少艰辛与痛苦,可她毅然坚守三尺讲台,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
在羊楼小学,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她叫刘莹。因一场意外撞伤造成右脚骨折,而她却放不下她的学生,硬是忍着疼痛和各种不便,拄上双拐走上三尺讲台,用爱心和责任心抒写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
去年四月的一天,在放学路上被一辆汽车撞了,不幸骨折。俗语道:伤筋动骨一百天。可出院不到两周,她便谢绝家人、老师们的好心劝阻,让婆婆用三轮车送她到学校,拄着拐杖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上课。“四十五双眼睛还期待着我呢!孩子们的功课怎能落下啊?心里有牵挂,我躺在床上也是煎熬。”刘莹说,“等到暑假放假时,我再好好在家休养吧。”
由于右脚不能着地,刘莹站在讲台上,不得不拄着拐杖。需要板书时,她便借助拐杖的力量转身,缓慢而吃力。刘莹老师讲得投入,学生们听得入神,整个课堂气氛显得很融洽。她只要一站到讲台上,便全身心地扑到教学上,真是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就感觉不到身体的疼痛了。
她家住五楼,每天早晨,她拄着双拐从五楼一步一瘸地吃力下楼;下午她又拄着双拐,一步一个台阶,艰难地爬上楼房,时值夏季,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汗水湿透了衣衫,可她无怨无悔。
二、助力青蓝,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学校始终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以岗位练兵为契机,通过搭平台,压担子,比赶超,重阅读,勤反思五个项目,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提高。同时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卓越标兵。孙利云.......裴彤彤......刘菲.......魏雅婧.......毕言瑞...李晶........不仅为学校增光添彩,还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三、立德树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少先大队以“节”为抓手,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教育;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到曲阜研学,拜师礼的感恩教育;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观,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彰显立德树人的教育主旋律。
前一篇:225@365时刻心存感恩
后一篇:232@365东湖雨中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