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50周年纪念》
(2025-04-19 15:16:21)
标签:
历史情感杂谈 |
分类: 插队经历 |
2025年3月20号,这天是我的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下子将我的思绪拉回到50年前,突然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以纪念这个日子。
《沁园春·插队锻炼50周年纪念》
一九七五,风华正茂,奔赴京郊。
看珍珠泉畔,东方红队;山区深处,绿浪滔滔。
插队锻炼,青春无悔,热血丹心映九霄。
五十载,忆峥嵘岁月,心潮逐高。
当年壮志凌云,为理想,甘把汗水抛。
历田间劳作,风霜雪雨;担水抗旱,干劲冲天。
乡亲厚爱,情深似海,教诲谆谆记心牢。
今相聚,话沧桑巨变,共颂今朝。
我们几位同在一个知青点插队的插友们相聚,共同回忆当年的各种趣事,笑谈人生。
遥想当年的1975年3月20号,我们从四十六中乘坐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安排的公共汽车专车出发,一路从豁口—德胜门—昌平—十三陵到长陵走108公路到永宁;再到四海,最后到达珍珠泉公社,略作休整等待东方红大队来接我们。下午,我们从公社被一辆马车拉到东方红大队的第二生产队,这是一个坐落于山川中的小村庄,典型的两山夹一川的地形。二队有四十多户共二百多口人,在东方红大队中居首位。菜食河和沙石铺就的简易公路由西向东并行穿村而过,河的南面,分布有十几家,主要是崔姓家族;河的北面有二十几家,主要由刘姓家族和李姓﹑史姓等构成。从河南沿到河北岸没有桥,只是在河中摆好了搭石,可以跨越通行。我们被领到河北面一个不大的院落,院中有一栋砖(石)木结构的瓦房,这里将是我们两名男同学在知青点建成之前的居住地。……。主人一家住在东屋,我们被安排在西屋,西屋没有门,只是挂着一付门帘。西屋早已打扫的干干净净,炕上铺着干净的炕席。我们两人进到屋内,把行李放在炕上。把箱子摆在炕尾。粗粗地安顿好以后就下去找另外两位女知青了。她们的待遇比我们好多了,房子比较新,窗明几净的。堂屋里面的房梁上有一个燕子窝,不时有燕子飞进飞出,显得生机勃勃。按照当地老乡的说法,家里有燕子窝是会带来福气的。人在初到一处新地方的时候通常会睡眠不好,警觉性很高,这是人的天性所决定的,但由于我们经过一天的颠簸非常疲劳,再加上热炕暖暖的,睡得很香。当司辰的公鸡陆陆续续开始:呜喔呜,﹒﹒﹒,呜喔呜的啼叫,一阵一阵此起彼伏的鸡叫声划破寂静的夜空时。我从睡梦中惊醒,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向窗外看了看,外面还是黑咚咚的,只有淡淡的月光。真想再睡一会儿,但想到今天是我们第一天出工,不能迟到,要给老乡们留下好印象,还是爬了起来。当我们穿好衣服,来到院里刷牙、漱口、洗脸时,天色刚刚朦朦亮,附近的农居飘散着袅袅的炊烟,提示着我们就要吃早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后面的很多经历和故事在我的插队经历系列博文中都已经有记载,就不再赘述。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是最基础的味道,插队对我们来说,是从豆蔻年华的学生走向社会所揭开的第一章,在人生中拥有重要的位置。穷也好,苦也好,累也好,我们都过来了!经历是过去时,但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转化为现在时,乃至升华为将来时,正所谓让历史告诉未来。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包容世界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让自己活得累……。今昔相比,恍如隔世。
渔夫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