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队经历之二十二——菜食河的馈赠

(2024-02-16 09:21:26)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美食

杂谈

分类: 插队经历

河流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与河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河流不仅产生生命,也孕育和产生人类文化。河流不仅关系到陆地水生生物的繁衍、生息和生态稳定,也直接影响人类在长期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对河流与人及其社会休戚相关的精神信仰、民俗民风。

菜食河是流经珍珠泉公社的主要河流,养育着两岸边的上万人口,应该算是珍珠泉人民的母亲河。菜食河不仅为人们提供水源,还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的生物,河中主要有当地叫奶包子(音),沙胡虏(音),马口(音)和鲫鱼、鲶鱼等鱼类;还有甲鱼和小河虾。当地老乡说,听他们的祖辈讲这里也曾经是:棒打狍子、瓢舀鱼。而如今河里的鱼已经不那么多了,狍子也很少见到了。

夏天,烈日当空照的时候,这些鱼类会钻到河中的石头底下乘凉,这就给我们摸鱼提供了机会。摸鱼是最古老的捕鱼方式,简便易行,不需要任何的工具。摸鱼是有技巧的,首先,选择的石头与河底之间要有缝隙,而且除此缝隙以外周围再没有其他缝隙;当然,缝隙也不能太大,以能伸进一只手臂为最佳;然后,将手伸到缝隙中去摸鱼,摸到以后抓住装到鱼篓里就行了。

有一天,我利用晌午歇歇的时间到河里摸鱼,结果还不错,摸了二十多条鱼,其中还有两条小鲶鱼,够我们小餐一顿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感谢菜食河给我们提供了这些珍品,使我们在苦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补充了营养。奶包子,具体的学名不详,最大也就一扎长,但已经能够产籽了,形状有点像花鲢幼鱼;沙胡虏,具体的学名不详,有小鳞片,去鳞很麻烦,但如果不除,吃起来有些扎嘴;马口,具体的学名不详,也有鳞片。正所谓:小鱼好吃,收拾难。图片中是当时老乡在河里捕鱼的情景。

插队经历之二十二——菜食河的馈赠

 

这条河里最大的鱼是鲶鱼,大概有一尺左右长,经常在水深处游弋,就是当地所称的“潭”或“坑”,摸鱼是摸不到它的。最好是等到下大雨之后,河水涨了而且浑浊一片,这时就可用蚯蚓或蚂蝗做钓饵来钓鲶鱼。

钓鱼的主要工具有钓杆,鱼饵。那时当地老乡哪里还讲要什么手竿、海竿,只用树杈做钓竿就行了。除了鱼钩和丝线以外,其他的都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铅坠,是用牙膏皮砸在一起制成;鱼漂,则用高粱或玉米秸杆制作。一般的鱼饵可以是蚯蚓、蚂蝗、蚂蚱、草叶等,从垂钓的效果上看,丝毫不比专用钓具差。我就曾经一次钓过九条鲶鱼,足够大餐一顿。对于小河虾,这里的老乡没有食用的习惯,但每年开河以后,有的老乡会捕一些小河虾晒干用来喂鸡或鸭。吃了小河虾的鸡或鸭,由于虾中所含多种维生素的作用,使其下的鸡蛋或鸭蛋的蛋黄都呈橙红色,看着很诱人,吃起来非常香。

著名的珍珠泉鸭蛋,正是由于鸭子吃了菜食河里面的小鱼或小虾才具有了优良的品质。珍珠泉鸭蛋,相传是清朝皇宫的宫廷供品,经过加工腌制的鸭蛋,在色、香、味方面均优于市场上的普通鸭蛋。鸭蛋切开后,蛋黄油珠四溢、黄里透红,沙而不沾;蛋清白如雪、软如绵;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纯天然食品,据说现在已通过有机食品论证。

为了长久保护菜食河的生态环境,对珍珠泉做河流旅游开发应考虑环境效益,进行开发旅游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代价,而应当实现旅游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环境发展,达到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

渔夫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