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经历之十四——守护果园

标签:
历史情感美食杂谈 |
分类: 插队经历 |
大秋过后,也许是由于看青的效果不错,得到了乡亲们和生产队的信任,过了“十一”,生产队又安排我守护苹果园。由于不需日夜看护,工分也就回归到正常的10分。苹果园分布在北坡后沟,进沟后的山坳中有一个土坡,上面建有一个秸秆搭的小窝棚,供看护人休憩之用,站在窝棚前向沟口张望,可见沟口之处虽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势,但一眼望去,任何人从沟口进出也是一目了然,看管的难度相对降低。
当时的果园里种有大概一百多株苹果树,品种主要是小国光,还有一些像锦红、黄元帅等。此时的果园,除了人祸以外,就是动物的危害,主要是岩松鼠和金花鼠的啃食,很容易造成苹果的脱落,掉在地上,过一段时间就会腐烂,对此要想方设法减少损失。我把掉落在地上的苹果捡起来,带回窝棚。生产队给窝棚里配了一个小水缸,我从住处拿了一个脸盆,将捡回来的苹果洗一下,切成片儿,晾在窝棚前的石板上,晾晒成苹果干,待乡亲们进沟摘收豆角歇歇时,就拿给他们吃。那天,转眼之间几石板儿的苹果干一扫而空,乡亲们意犹未尽,我如实的告诉他们,没有啦!实在是没有了。同时也为掉落的苹果能物尽其用感到高兴。
国光这种苹果,可能有些人已经很久未吃过了,这是一种比较小的苹果,青中泛红,有独特的酸甜味道。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一般是在霜降前后收获,单果重120克左右,最大可达200克,果肉稍粗糙,汁多、味甜酸。贮存至春节后,其酸度会下降一些,这时食用,酸度适宜,很爽口、开胃。国光苹果在常温下可贮存至翌年5月份。
当年十月底以前,生产队安排了苹果的摘收,据说产量还不错,收了几千斤苹果,生产队按五分钱一斤出售给社员。至此,我在第二生产队守护果园的任务顺利完成。
由于我在第二生产队有看管果园的经历和经验,到了第三生产队,当杏即将成熟之时,也安排我看管。当地的杏树林位于后坡,长方形的一片,大约有几十棵。西头儿邻近农舍,东头儿是山崖,因此,看护的重点就在西头儿。路过的外村人得知看护人是知青时,都敬而远之,不来摘杏吃,看护工作也就卓有成效。
当地的杏儿主要是大扁杏,成熟时一捏或掰核与肉自相分离,其仁可以入药,由大扁杏仁制成的营养滋补剂,有润肺、驱风、散寒、清泻等疗效。大扁杏品质优良,仁肉兼用,它的果肉可制成杏干、杏脯、杏酱和杏罐头,也用来造酒或制醋。当时乡亲们主要是将果肉晾成杏干儿,常食杏干可以防癌。
渔夫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