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队经历之三十——栽培木耳

(2022-08-05 18:41:14)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插队

栽培木耳

分类: 插队经历

在三队所辖的山场里,从大香湖(地名)向上,在二三蹭(地名)下面,有一片山坳像平台一般,位置恰好座北朝南,周围有郁郁葱葱的灌木和植物环绕,边上有山泉水潺潺流过,湿度大,冬暖夏凉,非常适合作为人工栽培木耳的场地。生产队为了做好木耳的栽培工作,特地选派人到公社学习木耳栽培技术,还在此地搭了一个窝棚,供负责管理的社员休息之用。

那时推行的是木耳的段木栽培技术,主要是将适合木耳生长的阔叶树枝干,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将黑木耳菌种接种在木段上,放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培养,当地可以作为木耳培养基的树木,也叫耳树的种类很多,如白杨、椴、白桦、栎树等。截成的木段作木耳的培养基,简称耳木。

栽培木耳的工作需要分步进行。首先砍伐树木,选择树龄在810年的,直径大约十公分左右,也就是农村盖房用于做椽子的那种材料。当时,我和老乡主要砍的是椴树和栎树,砍去树枝后将树杆锯成11.2米的段木作为耳木,然后按“井”字形堆叠在场地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每隔1015天翻堆一次,将段木上下,内外对调,以利均匀干燥。不能让阳光暴晒和淋雨,必要时使用塑料布遮盖。待段木两端变色,敲击声音变脆,就可接种栽培。也可采用称重法,先将湿木称重,每百斤湿木干到只有7080斤时接种为宜。这段时间大概要20天左右,由于场地在沟里面,离村庄有十几里的山路,这些日常工作都是由专人负责完成的

根据木耳菌丝生长对气温的要求,当自然温度稳定在5以上时即可进行接种。当时是夏季,平均温度在20以上,随时可以接种,这时接种将在深秋收获秋木耳。从公社领回的木耳菌种,用棕色的玻璃瓶子包装,里面是带有菌种的锯末。我们使用像木工凿子那样的工具,在树木上凿出深度不小于1公分的斜口,取一些锯末塞入口中,然后取一木楔,用木榔头锤入封堵即可。斜口品字形排列,接种密度一般掌握在相距1012公分。

插队经历之三十——栽培木耳

当时,在栽培木耳的场地,我们共架起来四排栽培木耳的架子。每一排架子是先架起并横放一根木杆,然后将耳木粗一些的那一边着地,细的一边枕在木杆上,摆成人字形,耳木之间隔810公分间隙,便于耳木接受地面潮气,促进耳芽生长;又不会使耳木贴地过湿闷坏菌丝和树皮,可以使耳木均匀地接收阳光、雨露和新鲜空气。

为了使木耳菌丝生长均匀,负责管理的社员每隔710天要翻一次排架,使耳木上下、内外对调。每翻一次都要浇水,每根耳木都应均匀浇湿。若遇小雨还可打开覆盖物让其淋雨,更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以后根据天气情况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的喷水量。

当木耳充分的展发,就可以采摘了,这是分批进行的,应该说是“成熟一朵,采摘一朵”,然后晾晒干燥。

我有幸品尝过我们栽培的木耳,那是在椴木上产的上好的秋木耳,在那个计划经济凭本供应的年代,木耳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凭副食本购买少量的一点点,真是非常的难得。我们生产队栽培的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用它为原料做的打卤面和木须肉味道鲜美,令人回味。

 

据有关资料介绍,木耳营养丰富,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具有很多药用功效。

                                                      渔夫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