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语心解——“表里不一”

(2022-07-22 18:32:33)
标签:

文化

情感

杂谈

成语

表里不一

分类: 成语心解

“表里不一”这个成语意思为表面与内在不一样,一般用作形容人的品性。据清朝翰林院纪昀编写的《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林公的好朋友有天来访并赠礼于他,林公说自己生平节俭,无需此举,待友人走后,林公便叹息不已。故事描述了林公“表里不一”的行为。近义词有: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表里不一”的心理动作,实际上只有一个字“演”,按照现在的话就叫“装”,在生活中,不同层面的人都难于摆脱这个“演”字。实际上“表里不一”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既表现出来的并非心里的真实想法。其实就算是最的人,也会因为一些原因,比如礼貌啊,不想让家人担心啊,而出现口是心非的时候。

 心理学上有一种实验者效应称为:“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通俗的说法就是知道别人在看变一种“演”法。该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的。(详细情况请查阅有关资料)

 霍桑实验最初的研究是探讨一系列控制条件(薪水、车间照明度、湿度、休息间隔,等)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研究中意外发现,各种试验处理对生产效率都有促进作用,甚至当控制条件回归初始状态时,促进作用仍然存在。很显然,实验假设的各项条件并非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当参加实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生产效率提高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人们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工作或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大家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由此可见,人在受到关注时会出现与往常不一样的表现,是属于正常的情况。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评判一个人是否表里不一,不是看他是否有这种行为,而是看这种行为的频次。若一个人的行为常常和心里所想不一致,那就可以定义这样的人是“表里不一”的人。“表里不一”作为一种方法来言它是中性的,它不存在褒贬性。既不能说它好,也不能说它坏。现在 表里不一为什么有贬义词的意思,是因为人们限定了它的意思。凡事涉及好的,善意的“表里不一”的行为,都被归为到了善意行为这一类。只有那些损人利己,虚伪的行为,才被包括在“表里不一”里面。其实只要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你身边有很多实在人其实也有口是心非的时候,只不过大家是善意的罢了。

                                                     渔夫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