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是毛泽东主席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全民防卫思想。毛泽东主席以为,在帝国主义依然存在的今天,在现代化武器面前,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最早出现于1958年7月2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决议中。决议提出,必须积极积蓄和壮大后备力量,贯彻执行把预备役和民兵合而为一、实现全民皆兵的方针。为实现全民皆兵,决议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附则明确的工厂、矿山、商店、公私企业等单位和大、中城市市区内不建立民兵组织的规定,强调除基干民兵的纺织和装备必须加强外,无论城市、农村,无论学校、企业、机关、街道,凡符合一定年龄的公民,必须逐步做到人人接受军事训练,人人学会使用普通武器,彻底解决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
平战结合要求国防建设和部队教育训练必须从战争实际出发,必须以人民战争基本理论和要求为基础,平时工作与战时准备结合起来,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这种民兵训练一直得以延续,在我们插队时也依然如此。
1976年7月,正是夏收过后秋收未到的时间段,公社以大队为单位组织民兵训练,安排的训练任务一是打靶,二是行军。打靶的靶场设在三队、四队之间的地头上,背后是山坡,为了安全,还要在左右两边安排警戒哨。训练用枪是56式半自动步枪,用的是实弹。我当时任大队民兵指导员,在组织大队民兵进行实弹射击时,为了示范给大家来了个150米立姿(要求是100米卧姿),胸靶射击,结果打了一个7环,成绩不算太好,但好在没有脱靶。
半自动步枪是一种子弹自动装填上膛的步枪。也称为自动装弹步枪。不需象762式步枪那样打一枪拉一次枪栓。半自动步枪枪弹击发后,利用部分火药气体,后座力进行退弹壳、子弹自动装填上膛,并准备再次射击。但每扣压一次扳机只能发射一发子弹,弹仓全部填满是10发子弹。

(二磋磴)
后来,为了考察行军训练的路线,我和另外两位青年民兵,走了几十里山路一起登上了二磋磴。一路上峰峦叠翠,郁郁葱葱,身在山林中,捧起一把泥土,棕黑棕黑的,松松软软的含有丰厚的腐质层,颇有原始森林的味道。当时由于有任务在身,根本无暇顾及这壮丽的景色。这也是我自插队以来第一次登上二磋磴,当时,清晰地见到山顶所立的木制航标架。因为听老乡说,在二磋磴顶峰晚上能够看到北京城的灯光。现在虽然不是晚上,但远眺一下总能看到点什么?这时不由得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磋磴顶峰虽不及泰山那样巍峨,但终究是珍珠泉境内最高的山峰。攀登绝顶俯视周围也是能激发人的雄心和气概的。行军路线虽然考察好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公社通知民兵训练提前结束,结果第二项训练内容并没有展开。
两年后,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入学时恰逢北京市高校组织射击比赛,我报名参加代表无线电系去参加选拔赛,记得是去八大处附近的八一打靶场,项目是100米卧姿,半胸靶,五发子弹,打45环以上为选拔线。结果那天,不知是由于激动还是什么的,五发子弹只打了40环,没有达到选拔线标准,遗憾的被淘汰了。现在想来,当时为什么敢去而且能去打靶参赛,就是因为在插队时有打靶的经历,经历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渔夫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