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队经历之十二——换杏叶饽饽

(2022-06-02 12:39:16)

 六月份的一天,大队组织青年活动,需要带一顿中午饭,我就装上两个贴饼子出发了。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一队的一个青年拿出两个黑乎乎既像饼子又像饽饽的东西,我很好奇的问:这是什么吃食?他回答说:杏叶饽饽。我就跟他说我拿贴饼子和他换一个?他很不好意思说:那多不合适。我说没事儿,咱们换着吃,我也尝一尝,他只好同意。我拿了一个掰下一块看了看,饽饽是由切碎的杏树叶中掺杂着一些玉米面组成;闻了闻具有杏仁的一种独特的香味;放入嘴中一嚼,一股苦涩的、夹杂着杏仁儿的味道涌入舌尖;吞咽时感到有些难度,但总体上,还是能忍受的。我问他:你们平常就吃这个?他回答说:没有办法,粮食不够吃。这还算干粮,要是不干活的时候还喝粥呢。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无言以对,此时,才深刻地体会到糠菜半年粮的含义。同时,也感受到什么叫“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生活。

 每年的五、六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俗话说靠山吃山,山杏树的生命力比较强,无论在什么样的土壤里,都能顽强的生存。而这里的山上就数山杏树是最多的树种了,每年的春季,山上最先看到充满生机的就是山杏花,白中带粉的,一片一片的,真的好壮观。杏花凋谢之后,杏树叶子就陆陆续续的长出来。缺少粮食的村民为了充饥,就会上山将杏树叶撸下来背回家,放入锅中去煮,当地叫:榨杏叶。榨好后的杏树叶装入“浅子”放到河水中浸泡三天三夜,据说是可以除去苦涩,然后晾干,储藏备用;食用前用水泡发,切碎,与玉米面和在一起团成团,就可以放入锅中蒸至成熟。

 浅子:一种盛东西的用具,一般是圆形,直径通常在1.2米到1.5米之间,周围的边较浅。是用荆条编制而成。

 六、七月间,熟杏挂满了枝头,红红的,黄黄的,迎风摇曳,炫耀着丰盈的硕果。这时老乡们就开始进山采摘山杏了,人们大筐小筐,大袋小篓,满满登登背回家。家家户户都把山杏摊了一院子。那时的供销社收购山杏核大概是几分钱一斤,是乡亲们现金来源之一。

 山杏树的果实大约有如现在的一元硬币大小不等,山杏的果肉酸、苦、涩,不好吃,但是山杏仁却是宝贝,杏仁既是化痰清肺的良药,也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杏仁乳,不是人们百喝不厌的绿色饮品吗?


插队经历之十二——换杏叶饽饽

    杏仁油属天然高级调味品、营养品,北宋时御厨为皇帝做杏仁油烙饼、杏仁油拌黄瓜,深得皇帝的喜爱;光绪年间慈禧用杏仁油作为后宫美发美颜物品,能使头发自然乌黑发亮,脸面自然增白,御医验证多种偏方用杏仁油作引子。现在验证,杏仁油有清肺止咳、防暑、防癌等功效。当地老乡说,用杏仁油拌黄瓜口感微妙、香甜爽口,可以去除黄瓜的苦味。另外,用杏仁油擦拭红木家具类物品,能使物品锃光瓦亮、分外诱人。

 由此可见,靠山吃山,一定要辩证的分析,如果让山杏树顺利地生长,结满果实,就其果实而言,用途之广,价值之高,令人称羡不已。但迫于生计,撸下山杏树叶充饥,势必会破坏山杏树的生态,那么结出的杏仁核数量和质量势必受到影响,这就是矛盾之处,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关键要看政策导向,提倡因地制宜,以山养人,以人养山。

                                                     渔夫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