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翰林理论:《诗人的样子》

(2022-04-24 17:17:17)
标签:

诗人的样子

柏桦

杂谈

分类: 翰林理论

诗人的样子


柏桦


1、诗人的样子,应该如张枣所说“……混在人群中,内心随意而警醒。”优雅的中国诗意也应该如张枣所说“……让我看见一只紫色的茄子吧,它正躺在一把二胡旁边构成了任意而必然的几何图形,让我真正看见它并说出来。”

 

2、诗是说谎的艺术。如有人说诗是真诚的艺术,那就是对诗的贬低,对诗艺的不屑。此话我已在多处说过,莫法,只得再说一遍。

  

3、抒情诗属于无产阶级,同时也属于自私的人。知性诗(poetry of wit)属于有钱人和知识分子。叙事诗属于流浪汉或食客。他是一个医生,他喜欢周邦彦。

 

4、我们听一首诗,不必听出其颜色,但应听出其时间——声音的云烟。汉字的四声是声音的云烟?继续说:因为诗是时间的艺术,而声音属于时间。 

 

5、每当我听到某人说什么“对灵魂的拷问”,这类话时,我就只能无言;说这种话的人,要么真是病了,要么故意为之,正常的中国人是不会这样说话的。 

 

6、精确地说,诗歌写作中的想象力其实是一种联想能力。据我写作经验,我无论有多么跳跃和断裂的想象,它最终必须和整体有关,只要与整体有关,我就觉得我其实运用的是联想力,或这样说,想象力只有在联想力之中才得以落实。只要是人(疯子和神除外),任何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此让我们想想哪怕像马雅可夫斯基这样拥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想象力的诗人吧——都有一个边界,即总要与整体性有关,甚至解构式的碎片化也是如此,需知没有整体何来碎片。

 

7、不懂诗的人最爱洋洋得意地说一句:“你在重复自己,你应该变了。”需知:博尔赫斯一生都在重复一首诗《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继续需知:人的基因是不能改变的(江山都可改变),因此,每个人写的诗或文只能是他的老调,最多也就是我们古人说的“常与变”,即“常”是一个人的基因,永恒不变(你想变也不可能,除非你能修改基因),而“变”则是为了使“常”更“常”,求得一些表面的改变(或丰富)而已。

 

8、一个人越写作,就越逸出他的生活,甚至会变得认不出生活中的自己。写作其实是与我脱节的。写作即虚构,即另一个人(他者)在写;或更精确地说:还有一个“我”在我与他者中穿梭编织,往来不绝…… 

 

9、只有诗人的世界是最慢的,此点很少有人懂得,他们总以为诗人是很快的。

 

10、写诗说白了,就是学习熟练掌握词法、句法、文法,三法之中,句法最重要。回到我们古人的作诗法典:炼字兼炼句。回到瓦雷里的口头禅:“我写诗只思考句子,句子,句子。” 

 

42、何谓(诗的)命名,即是无中生有,这如同并没有大海,直到大海的能指被发明了出来。

 

11、诗歌要么新奇,要么诚实,但这诚实是虚构的诚实,它比诚实还诚实。其余无路。

 

12、诗歌是暴露加掩藏的艺术,之间的分寸(暴露多少,掩藏多少)全由作者精细掌控。坏诗人要么只知掩藏,要么一味暴露。

 

13、节奏在句子里。坚定地按自己的声音节奏(句子)走!句子与句子之间要大胆留空,不要填满了。诗的妙处就在于:既有逻辑(严密性)又有跳跃(空阔性)。此说正如黄宾虹在论画中说过的,大画家作画既要密不透风又要疏可走马。一句话:要相信读者,好读者最怕啰嗦的写者,即一句一句根据逻辑线索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写者。


14、年轻诗人写诗都是献给自己的,难道老诗人就不是吗?其实诗人无论老小,写诗都是献给自己的。所以写诗时如能增强一些反讽,就会减少一些自恋。他写抒情诗,又很唯美,一观便知是个自恋人。

 

15、一首诗没有神秘性,就缺了流连的兴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