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开展阅读课的一些做法

(2019-05-20 17:18:31)
分类: 语文教育教学

图书阅览室的使用: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图书阅览室则为学生提供了舒适、静谧的阅读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学生在这里徜徉书海,汲取营养,润泽生命,幸福成长。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的作用,倡导读书积累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实现“雅文见长,品学兼优”的办学目标,我们要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规范借阅制度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图书馆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等等,逐步将图书室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正确、高效地使用图书室、阅览室提高有利的保障。

实行个人借阅、老师代借和集中阅览三种形式。

1.个人借阅。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需要,在自己班级规定借阅时段自己到图书室自主选择借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2.教师代借教师根据自己教学需求,要求学生集体阅读一些专题型资料时,可由任课老师到图书代借,借阅所得图书由代老师发放给学生并回收归还图书

3)集中阅览语文老师根据自己上阅读课的需求,带学生到图书阅览室集中借阅图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

二、介绍宣传图书信息

图书室应采用多种形式,通过海报、橱窗设计各种专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书籍,及时向学生传递图书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图书,利用图书

三、兴趣引领助推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学校将采取以下方法:

文学讲座:邀请知名专家为学生做文学讲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的名著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

好书推荐:各科任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好书推荐;班内开展“好书我推荐”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他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四、搭建阅读交流平台

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交流与分享,加深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巩固阅读成果,推动课外阅读深入开展。

1. 举行各种主题演讲比赛

2. 举行诗歌诵读比赛

3. 优秀读书笔记展评

4. 征文比赛

5. 悦读party,读书交流

大阅读的开展:

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的要求提升,不再只考课本和文学常识,而是在考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不读名著、不积累古诗文、不会写作、高考语文就会变成镜花水月!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高考语文已经向我们放出信号,有三件事不得不做:读名著、积累古诗文、学写作。显然,这几个要求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

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出见解,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海量阅读”已经迫在眉睫。顺应时势,我们开展“大阅读”,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组织语言与表达、口语交际、写作、批判性思维等诸多能力。所以从现在开始多读名著、多积累古诗文,才能做到在几年后的高考中游刃有余,才能为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吧,现在就开启阅读模式!

具体措施:

一、 背诵经典诗文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能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会受益终生。

1.编制校本课程:《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经典同行》,分七、八、九年级三册,每一册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教学实际,编排适合学生背诵的经典诗文名篇。

2.保证诵读时间:每天早上统一有20分钟的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通过学生互查的方式一日一查一过关,一周一总一过关,两周一次年级查。

3.采取等级评价:背诵过30篇并能明白基本的诗意即为国学新秀;背诵过80篇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够赏读诗文即为国学名士;诵读过150篇并能在理解诗意、精读赏析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所感所想定为国学达人,并在到达国学达人的等级上进行国学榜中榜活动,选出榜中榜的前三名,作为典型,在宣传栏进行宣传,并为所有考到等级的人发代表等级的胸徽章。

4.举行“校园诗词大会”“主题诗歌诵读比赛”“经典永流传”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是学习效果的检验。

二、阅读名著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中学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可以积累文化,累积知识,累积智慧,累积感情;可以潜移默化地润泽生命,影响人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名著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1.专家引领:邀请知名专家为学生做文学讲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的名著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

2.教师推荐:各科任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好书推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3.学生推荐:班内开展“好书我推荐”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他人。

4.开设名著阅读课:每周开设一节名著阅读课,学生进图书阅览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5.开展各种活动:“优秀读书笔记展评”“优秀作文评选(结集)”“悦读party

三、群文阅读课

现在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只是教课文,读课文。若不拓展阅读量,无论付出多少努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上去。踏上“群文阅读”之路,我们才不会站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原地踏步,开设“群文阅读课”势在必行。

   1.组织教师学习“群文教学”理论,摩“群文教学”优秀课堂实录,学习“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不断提高对“群文阅读”的认识。

   2.每周开设一节“群文阅读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做出群文阅读课的计划,设计好每一节群文阅读课,上好每一节群文阅读课。

   3.编制《群文阅读》校本课程。

   4.开展“群文阅读”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参加高一级评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