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香凝2015吉林下半年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标签:
公务员国考省考行测资料分析 |
分类: 近六年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
楚香凝2015吉林下半年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96~100题。
2014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继续较快发展,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第5大支付货币、第6大外汇交易货币。
2014年,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6.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6%。对外直接投资(ODI)人民币结算金额1865.6亿元,同比增长117.9%;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金额8620.2亿元,同比增长92.4%。
96.上海与江苏相比,2014年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相差:
A、11.2个百分点
楚香凝解析:考查百分点的计算;由图表2(2014年上海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15.5%、江苏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6.3%),15.5%-6.3%=9.2个百分点,选B
97.2014年,京津沪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达到:
A、13%
楚香凝解析:考查简单计算;由图表2(2014年北京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10.3%、天津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2.7%、上海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占比15.5%),10.3%+2.7%+15.5%=28.5%,选D
98.2011年和2010年相比,我国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大约:
A.翻了一番
楚香凝解析:考查倍数和增长率的计算;由图表1(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分比为5063亿元和20808亿元),可得20808/5063≈4、翻了两番(增长了3倍),选C
99.2010年—2014年间,我国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2011年
楚香凝解析:考查同比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由98题(2011年我国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增长了3倍)、远大于其他年份的同比增长率,选A
10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资料显示,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
B.2010年—2014年间,我国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增速超过50%的年份有2011年和2013年
C.2014年我国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金额中,出口贸易占比最大
D.2014年我国人民币国际使用继续较快发展,人民币合作不断深化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第一段(2014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继续较快发展,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上升至23.6%,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说法正确,排除;
C项,由图表2最后一行(货物贸易出口25170亿元、进口33803亿元),可得出口贸易占比<进口贸易,说法错误,选C
B项,由图表1,可得满足【前期+(前期×50%)<本期】的年份有2011年、2013年,说法正确,排除;
A项,由第一段(2014年12月,人民币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说法正确,排除;
二.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践行一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治“霾”战果如何?数据显示,2014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156天,与2013年相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5.3个百分点。
101.资料显示,2013年河北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平均为:
A.152天
楚香凝解析:考查简单计算;由第三段(2014年,河北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平均为152天,同比增加23天),可得2013年河北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平均=152-23=129天,选C
102.2014年,京津冀全年PM2.5浓度降幅最大的是:
A.北京市
楚香凝解析:考查读数比较和浓度混合思想;由第二段(2014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下降4.0%)、第三段(2014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第四段(2014年,天津市全年PM2.5浓度下降13.5%),可得京津地区的浓度降幅介于4%~13.5%之间,降幅最大的是天津市,选B
103.资料显示,天津市治霾首要任务是:
A.除尘
楚香凝解析:考查读数比较;由第四段(天津市全年PM2.5、PM10主要来源于本地污染排放(分别占66%-78%和85%-90%),其中,扬尘为首要因素(占比分别为30%和42%)),选A
104.2014年天津市与北京市相比,NO2年平均浓度值:
A.前者高于后者84.7%
C.前者高于后者15.3%
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率的计算;由图表(2014年天津市NO2年平均浓度值48、北京市NO2年平均浓度值56.7),前者比后者少(48-56.7)/56.7=87/567、首位上1,选D
105.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14年,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最多
B.2014年河北省水泥产能首次出现负增长
C.从PM2.5来源解析看,未来北京市治理机动车污染排放任务紧迫
D.2014年京津冀地区雾霾形成主要来源于外地污染排放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第二段(北京全年PM2.5主要来源于本地污染排放)和第四段(天津市全年PM2.5、PM10主要来源于本地污染排放),说法错误,排除;
C项,由第二段(北京全年PM2.5主要来源于本地污染排放(占64%~72%),其中,机动车排放占比达31%成为主导因素),说法正确,选C
B项,由第三段(水泥产能3918万吨),文段中并未给出2014年河北省水泥产能的增长情况,无法判断,排除;
A项,由第二段(2014年,北京市达标天数比例为47.1%)、第三段(2014年,河北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平均为152天)和第四段(2014年,天津市达标天数为175天),可得2014年北京市达标天数=365×47.1%≈365×(50%-3%)=171天,天津达标天数最多,说法错误,排除;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91~95题。
201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00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71万千瓦。全国各省(区、市)中,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分别为甘肃578万千瓦、新疆570万千瓦、青海470万千瓦、内蒙古403万千瓦、江苏302万千瓦、宁夏239万千瓦、河北160万千瓦和浙江143万千瓦。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其中,新增光伏电站装机容量669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04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前六的地区为:新疆214万千瓦、内蒙古101万千瓦、浙江70万千瓦、甘肃61万千瓦、青海58万千瓦和江苏45万千瓦。
91.2015年6月底,全国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约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容量的:
A、0.15倍
楚香凝解析:考查倍数计算;由第一段(201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00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71万千瓦),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3007/571、首位上5,选C
92.2015年上半年,各省区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与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量均超过10%的省区的个数为:
A.1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一段(201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可得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357.8万千瓦且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的省份有新疆、内蒙,选D
93.2014年图中哪项是反映江苏和河北总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
A.第一部分
楚香凝解析:考查简单计算;由第二段(江苏省新增152万千瓦;河北省新增97万千瓦),152+97=249万千瓦,选A
94.2015年上半年,月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比2014年全年月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
A.高41万千瓦
楚香凝解析:考查平均值之差;由第一段(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可得月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6≈129万千瓦;由第二段(2014年新增装机容量1060万千瓦),可得月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60/12≈88瓦千瓦;129-88=41,选A
95.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14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
B.2015年上半年与2014年内蒙古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在全国均居第二
C.2015年上半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是2014年底的1.3倍
D.2012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700万千瓦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第二段最后(2013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745万千瓦,当年新增装机容量1095万千瓦),文段中并未给出2012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相关数据,无法推出,排除;
C项,由第一段(201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和第二段(2014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3578/2805=(2805+773)/2805≈1.3,说法正确,选C
B项,由第二段(江苏省新增152万千瓦,仅次于内蒙古;西部省份中,内蒙古、青海、甘肃和宁夏均大),无法判断2014年内蒙古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名次,排除;
A项,由第二段最后(2013年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745万千瓦,当年新增装机容量1095万千瓦),说法错误,排除;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96~100题。
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487个,增长5.2%;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个体经营户972280个,减少12861个,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增加50818个。
96.2008年末至2013年末,吉林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平均每年增加:
A、1621.8个
楚香凝解析:考查年均增量和年均增长率;由第一段(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比2008年增加6487个,增长5.2%),可得年均增量=6487/5=1297.4个,选D
97.2013年末与2008年比较,吉林省产业活动单位大约增加:
A、1.04%
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率的计算;由第一段(产业活动单位157542个,增加5490个),舍去后两位可得增长率=54/(1575-54)=54/1521、首位上3,选C
98.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是:
A.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B.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制造业
C.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批发和零售业
D.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楚香凝解析:考查读数比较;由图表,可得数量位居前两位的行业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28095个),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7606个),选B
99.2013年末,吉林省第二产业企业资产占第二、三产业资产总计的:
A、41.4%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二段最后(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65441.9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27113.9亿元),舍去后三位可得第二产业企业资产占第二、三产业资产总计的比重=271/654、首位上4,选A
100.与上述资料相符的结论是:
A.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制造业从业人员约占32.0%
B.如按行业分组,法人单位个数远远大于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个数
C.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比2008年末增长3.4%
D.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依次为: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第二段(在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7.4万人,占37.2%;批发和零售业63.0万人,占34.8%;住宿和餐饮业22.6万人,占13.0%),第一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说法错误,排除;
C项,由第二段(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81万人,比2008年末减少34.2万人,下降15.9%),说法错误,排除;
B项,由第一段(2013年末,吉林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30914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719319个),可得法人单位个数<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个数,说法错误,排除;
A项,由第二段(201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87.3万人;制造业155.8万人),可得制造业从业人员占的比重=155/487=(162-7)487≈32%,说法正确,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