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香凝2015吉林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标签:
公务员国考省考行测资料分析 |
分类: 近六年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
楚香凝2015吉林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96~100题。
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亿吨,同比增长0.9%,增幅同比下降6.6个百分点,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产量增速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宁夏、浙江、江苏、陕西和辽宁,增速分别为17.3%、8.8%、7.6%、6.4%和5%;黑龙江、重庆、云南、北京和山西等14个省产量同比有所回落,其中,黑龙江、重庆、云南分别回落37.6%、11.6%、10.4%。分企业类型看,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7%,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降低1.8%,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20%。
96.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约为多少亿吨:
A、17.1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第一段(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亿吨,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4%),可得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8.2/0.494、略大于8.2×2=16.4,选B
97.2014年,各省份粗钢产量同比增速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A.黑龙江、重庆、云南
C.宁夏、北京、辽宁
楚香凝解析:考查读数比较;由第一段(产量增速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宁夏、浙江、江苏、陕西和辽宁),选D
98.2014年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
A.与上年相同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趋势;由第一段(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8.2亿吨,同比增长0.9%;中小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降低1.8%),可得分子增长率-1.8%<分母增长率0.9%、比重下降,选B
99.与年初相比,2014年末价格下降速度最快的钢铁原燃料减少了:
A.39%
楚香凝解析:考查同比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由第三段(2014年钢铁原燃料价格下降,62%品位的进口铁矿石到岸价由年初的133.1美元/吨降至年末的68.7美元/吨;焦炭由1452元/吨降至893元/吨。废钢由2445元/吨降至1928元/吨),可得进口铁矿石的同比增长率=(68-133)/133=-65/133≈-48%,选D
100.从上述资料可以得出:
A.2013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利润超过250亿元
B.2013年,中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超过了100点
C.2013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9%
D.2013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投资占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66%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最后一段(2014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479亿元,同比下降3.8%。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投资4789亿元,下降5.9%),可得2013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投资占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789/0.941)÷(6479/0.962)=(4789/6479)×(962/941)>70%,说法正确,选D
C项,由第一段(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为49.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可得2013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比重=49.4%-0.9%=48.5% <49%,说法错误,排除;
B项,由第二段(2014年末,我国钢材材料价格综合指数跌至83.1点,同比下降16.2%),可得2013年中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83.1/(1-16.2%)=83.1/0.838 <100,说法错误,排除;
A项,由第四段(2014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2014年实现利润304亿元,增长40.4%),可得2013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利润=304/(1+40.4%)=304/1.404 <250,说法错误,排除;
二.
据统计,2014年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达20.7万人,比2013年增加近4万人,增幅为22%,可谓场面“火爆”。


101.2014年与2008年相比,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增加了约:
A.8万人
楚香凝解析:考查简单计算;由图表3(2008年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13.7万、2014年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20.7万),20.7-13.7=7万,选B
102.2014年与2013年相比,西藏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提高了:
A.410%
楚香凝解析:考查同比增长率;由图表1(2013年西藏社工考试报名10人、2014年西藏社工考试报名51人),同比增长率=(51-10)/10=410%,选A
103.2014年,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排在第六位的是:
A.四川
楚香凝解析:考查读数比较;由图表2,可得2014年,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排在第六位的是上海,选C
104.2014年,陕西省与天津市社工考试报名人数的比例为:
A.11.5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例问题;由图表1(2014年陕西省社工考试报名3630人、天津市社工考试报名6523人),3630/6523≈0.56≈(1/1.8),选D
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4年,西藏是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最少的地区,也是增幅最低的地区
B.2008—2014年间,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最少的年份是2011年
C.2014年,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增幅同比呈下降态势
D.2014年,广东省社工考试报名人数多于江苏21623人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图表2(2013年广东省社工考试报名47423人、2014年江苏省社工考试报名26800人),47423-26800=20623人,说法错误,排除;
C项,由文段(2014年报考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数达20.7万人,比2013年增加近4万人,增幅为22%);由图表(2013年全国社工考试报名170224人、2012年全国社工考试报名126866人),舍去后三位可得2013年增长率=(170-126)/126=44/126 >22%;说法正确,选C
B项,由图表3,可得2008—2014年间,我国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最少的年份是2010年(71594人),说法错误,排除;
A项,图表1表示2014年社工考试报名人数涨幅前五的省份,所以西藏的增幅不是最低,说法错误,排除;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91~95题。
91.化学需氧量排放最多的地区的排放量约是排放最少的地区的多少倍:
A.9
楚香凝解析:考查倍数计算;由图表第二列,可得化学需氧量排放最多的地区是山东(排放量91.91万吨)、最少的地区是北京(排放量9.07万吨),91.91/9.07≈10,选D
92.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占全国该污染物总排放量的比重约为:
A、4.8%
楚香凝解析:考查比重问题;由图表最后一列,可得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地区是广东(30879亿元);由图表第二列(广东化学需氧量排放84.41万吨、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1172.2万吨),84/1172、首位上7,选C
93.以万亿元计,地区生产总值平均的氨氮排放量约为多少万吨:
A、3.23
楚香凝解析:考查平均值的计算;由图表第二行(全国氨氮排放量122.5万吨、地区生产总值278740亿元),可得地区生产总值平均的氨氮排放量=122.5/27.87、首位上4,选D
94.下图哪个选项为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量前三地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合计数?
楚香凝解析:考查简单计算;由图表第四列,可得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量前三地区分别为山东(86.78万吨)、内蒙古(70.29万吨)、山西(64.57万吨),合计87+70+64=221万吨,选B
95.从上述资料中可以推出,2014年上半年:
A.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的地区,氮氧化物排放量越多
B.表中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20万吨的有2个地区
C.上海市平均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10吨
D.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的有2个地区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图表最后一列,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7874亿元的地区有江苏、山东、广东,共三个,说法错误,排除;
C项,由图表(上海市二氧化硫排放量9.06万吨、地区生产总值10952亿元),可得平均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90600/10952 <10,说法错误,排除;
B项,由图表,可得表中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20万吨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共两个,说法正确,选B
A项,由图表最后两列,可得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最高、但氮氧化物排放量不是最高,说法错误,排除;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96~100题。
96.2013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
A、10.2%
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率;由图表(2012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8元、2013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5元),舍去后两位可得同比增长率=(222-202)/202=20/202,结合选项,选A
97.2009—2013年间,吉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加:
A.1654元
楚香凝解析:考查年均增量;由图表(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6元、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5元),舍去后两位可得年均增量=(222-140)/4=82/4,结合选项,选D
98.2009—2013年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
A.保持稳定
楚香凝解析:考查减法的计算比较;由图表,舍去后两位可得2009—2013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分别为140-52=88、154-62=92、177-75=102、202-85=117、222-96=126,选B
99.2009—2013年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上涨最快的年份是:
A.2010年
楚香凝解析:考查同比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由图表,舍去后两位可得2009—2013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40+52=192、154+62=216、177+75=252、202+85=287、222+96=318,2010-2013年吉林省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6-192)/192=24/192、(252-216)/216=36/216、(287-252)/252=35/252、(318-287)/287=31/287,最大的是36/216,选D
100.关于2009—2013年间吉林省居民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的绝对值大
B.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年增长率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C.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收幅度大
D.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各年增长率相同
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
D项,由图表(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266元,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6237元,201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7510元),舍去个位可得2010年和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23-526)/526=97/52<20%、(751-623)/623=128/623>20%,说法错误,排除;
C项,只需要比较(2013年/2009年);由图表,舍去后两位可得农村和城镇的(2013年/2009年)分别为96/52≈1.8、222/140≈1.6,说法正确,选C
B项,由图表(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266元,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1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237元),舍去后两位可得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率=(154-140)/140=14/140≈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62-52)/52=10/52>10%,说法错误,排除;
A项,由图表(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266元,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9621元),可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量=9621-5266=43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量=22275-14006=8269元,4355<8269,说法错误,排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