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课重读系列:《别了,不列颠尼亚》时间用语探析

(2015-12-17 11:57:34)
标签:

教学研究

高质学习

分类: 高质阅读

旧课重读系列:

《别了,不列颠尼亚》时间用语探析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重读《别了,不列颠尼亚》,依然可以读出一些新东西。以往读得最多的是“实录性”(表现在“清晰的可视性”“生动的可听性”“清新而又富有流动感”),今天读得最深的是新闻的厚重感。

这则新闻的厚重感主要可从现实场景中融入的历史背景评述中可感受到。更细更小的恐怕要算是时间用语了。我们不妨挑出来读读:

新闻一开篇便有: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为何作者要特别点出时间“150多年”?

这一时间与“最后一次”“最后一刻”相较,显然是强调,鲜明地指出这一时刻的历史意义。表明漫长的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接下来第五段中又提到: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这里的时间由英国女王的赠言道出,自有别样的味道。表明英方不得不承认历史及其发展趋势,他们除了凝重,还有无奈与失落。

再往下第六段中还提到:

一百五十多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这里的时间用语与“今天”形成历史与现在的对比,表现了一种沧桑感与凝重感。这样的感受,让曾经坎坷的人们在脑海中积淀为“神圣而执著的理性”。

最后一段,时间变得更细更具体,请看:

18411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7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时间由概数变成了具体的年、月、日,意在告诉我们耻辱的历史不可忘却,幸福的今天更要懂得珍惜。我们要建设好香港,让她的明天更美好。同时也在表明,任何殖民统治者,最终有退出的一天。

作如上的时间用语探析,不失为一种阅读,虽然不够完整与具体,但可以读出新闻的意蕴与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