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遇血月:(一)为何被称为“不祥之兆”?
(2025-09-05 11:12:09)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2025年9月6日午夜(农历七月十六)子时,一场罕见的月全食将染红天际。中元节遇血月,形成古人忌惮的“不祥之兆”。“中元之夜,鬼门大开,百鬼夜行”、“血月现,天下乱,妖魔出,必有大灾。”在中华文化的集体潜意识里,“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阴气最盛、连通“幽冥”的“鬼节”;而“血月”(月全食),则被视为天空中最不祥的“赤色凶兆”。“双重至阴”,为何说它是“负能量的极端”?要理解这场相逢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先看清“血月”与“中元”各自的“能量属性”。
血月之“阴”,来自“天”:“血月”是月全食时,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其中的红光投射到月亮上形成的。在古代星占学中,“月”为“太阴”,主“刑罚”、“杀戮”、“变革”。当皎洁的月光,被诡异的“血色”所吞噬时,这被视为“太阴”能量“失其常道,化为暴戾”的极端表现。它被认为是兵戈、灾祸、叛乱、甚至是帝王厄难的“天警”。“血月”的能量,是自上而下的、源自“天体”、“星辰”的“天阴之气”。它主“变”、主“乱”、主“破”,代表着“秩序的崩坏”与“未来的不确定”。
中元节之“阴”,来自“地”:民俗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