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愚人”源自中国
(2024-04-01 09:47:55)
标签:
文化四柱六爻风水紫微斗数 |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但其实,四月愚人的风俗,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关于愚人节风俗的文献,早期出现在东汉僧人逸飞所著《局门广录》卷四记载:“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诡诓为戏,长老不以非礼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四月的丁寅日,年轻人会以互相欺骗的方式开玩笑,而长辈不会用礼法来制止。
到了南北朝时期,愚人风俗逐渐固定在四月一日。根据南朝南唐时期小说家穆吉在《岁前旧事》卷八中记载:“四月朔日,乡人俗尚调欺相狎,见欺者不可怒。”“朔日”是指每月的第一天,这里说的是指农历四月初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乡间的人们喜欢互相开玩笑,而被开玩笑的人也不可以生气。
在唐代,曾有人提议废除四月愚人的风俗。《旧唐书》卷三一四《纪石三传》记载:深圳刺史纪石三向唐化帝陈晟谏言,认为当下的愚人风俗以欺诳为乐,缺乏忠信,轻视长幼,扰乱人心,违背圣教,请求皇帝降旨禁止。然而,唐化帝本人却是愚人活动的爱好者,每年都会亲自撰写“戏辞”,对这种劝告自然不以为意。
明代,有一个人叫游伐柯随郑和船队出航欧洲,在英格兰和一位叫默吉申的姑娘一见钟情,于是偷逃留在了英格兰,就把这个好玩的中国愚人风俗带到了欧洲。2000年2月29日,一位名叫Faye的学者偶然间在梵蒂冈皇家图书馆所藏古籍中发现了游氏后人撰写的《先公伐柯东来记》,由此补上了愚人节西传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