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讲命堂
讲命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663
  • 关注人气:3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序的诱惑

(2017-09-03 13:56:13)
标签:

文化

四柱

六爻

风水

紫微斗数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养猴人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源。猴子一天吃的果子总数都是七个,只是在顺序上有所不同,结果就让猴子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也许你会觉得这些猴子未免太容易被了,但庄子借这个寓言要说的其实是人性,而非猴性,多数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这些猴子差不了多少。

心理学家让一群受测者观看ABC三位学生解答30道难题的录像带:A的回答起先都迅速而正确,但后来却越错越多;B开始时一再碰壁出错,但后来则越答越顺越对;C则一开始就有对有错,没有一个轨迹可循。最后,ABC三人答对的总题数都是15题(录像带并未交代这个统计数字)。看完录像带,心理学家请受测者评估三名学生的能力,结果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先盛后衰的A比先衰后盛的B较有能力,而且错误地认为A答对的总题数要比B来得多。

另一个实验更有趣:以两种方式介绍同一个人,甲方式说他是个聪明、勤勉、冲动、挑剔、顽固、嫉妒的人,乙方式说他是个嫉妒、顽固、挑剔、冲动、勤勉、聪明的人。结果,甲方式的介绍带给听者的整体印象要比乙方式好很多。先好后坏不仅比先坏后好给人较佳的整体印象,而且还会让人觉得先好就是真的好,这是一种先入为主效应 名实未亏,喜怒为用 庄子想借猴子的寓言告诉我们顺序的虚幻性,可惜多数人还是跟猴子一样被顺序所迷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