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的节俭
(2017-06-01 19:15:26)
标签:
风水六爻四柱文化紫微斗数 |
有人说越有钱的人越抠门,但其实有些富豪他们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依然保持着创业前艰苦朴素的传统。今天盘点下中国富豪们的节俭生活,传播下富而不奢的正能量!
李嘉诚:香港富豪李嘉诚的人生颇具传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奇迹。他出身贫苦人家,对自己的衣食住行并不讲究:一套西装可以穿十年八年;皮鞋坏了他觉得扔掉可惜,补一补接着穿;同员工一样吃公司的工作餐;身为地产大亨他住的不是半山豪宅,而是1962年婚前购置的老房子。李嘉诚的西铁城表市价1000港元左右,已经佩戴超过了10年;眼镜也用了10年以上,曾因为度数增加换过镜片,却没有更换镜框。每次他宴请客人,总是吃简餐。一次,李嘉诚在澳门参加一个招待会,当宴会快结束的时候,李嘉诚面前桌子上一个盘子里还剩下两片西红柿,他笑着低声招呼身边的助手,两个人一人一片地把西红柿分着吃了。“不能浪费”是李嘉诚一生坚持的金钱观。
王永庆:台湾台塑集团创办人,被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这位“世界塑胶大王”对个人生活已经节俭到“抠门”的程度。他觉得长途电话费太贵,不喜欢子女给他打电话;他给子女写信选择很薄的信纸,字迹密密麻麻;他吃的原则是“简便”,最爱吃家常的卤肉饭;他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他曾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生活上,他极崇尚节俭: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不过,就是这样一位“抠门”的富翁,对于慈善事业却从不吝啬。除了在台湾捐赠学校,他还提出要在大陆各地援建1万所小学,而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台塑集团迅速捐款1亿元人民币。
任正非: 72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为人一直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亮相,生活上也非常朴素。前段时间,有网友拍到任正非在上海虹桥机场排队等出租车,还有网友曝光任正非食堂排队打饭的照片。其实,早在2012年,任正非还被网友拍到深夜赶飞机,在机场独自拖着行李箱乘坐摆渡车,右手抓吊环,左手扶行李箱,看起来面容憔悴。1996年3月,为了和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任正非率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入住贝尔格莱德的香格里拉。他们订了一间总统套房,每天房费约2000美元。不过,房间并非任正非独享,而是大家一起打地铺休息。任正非一手创办华为品牌,2015年销售额近4000亿,净利润369亿,但他依然如此艰苦朴素,在这个浮躁的互联网社会令人敬仰!
宗庆后:哇哈哈老板宗庆后,虽然坐拥数百亿资产,却依然维持着他一贯的作风:简单生活、节俭办公,一日三餐还基本都在公司食堂吃。除了特殊场合,他总喜欢套件茄克,脚上一双有点旧的布鞋。在极少的业余时间里,他也不热衷于企业家们钟情的贵族运动,更新换代频繁的高档电子产品从来都与他“绝缘”。他现在用的手机,不是那种高档的商务智能手机,而是很普通的那类,他认为只要能接电话,1000元的也就足够了。作为社会公认的中国大富豪,按宗庆后自己的估算,每年的消费不会超过5万元。对此,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苦惯了。我小时候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后来做生意也吃过不少苦,钱都是自己一点一滴辛苦挣出来的,但真的不太会享受。”
刘永好:新希望集团刘永好自曝,他在16岁时最想吃的是红薯白米饭,后来当老师最想吃的是回锅肉。刘永好十几年来未变的发型,理发一次只要5块钱。他经常和员工一起在食堂吃饭,和员工共用一个厕所,每天开销不超过100元。2000年12月初,湖南卫视邀请新希望集团刘永好做一个节目,主持人问刘永好:请问刘永好先生,你买的皮鞋是什么牌子的?花了多少钱?刘永好笑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牌子,我这是从地摊买下来的,花了100多块钱。
郭台铭: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一直喜欢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去请教某富翁如何致富,富翁说:请您等一下,故事很长,我把电灯关了再说。在郭台铭看来,若要致富就必须从每一个细小的地方节省资源,不浪费就是致富的基础。他的办公桌是几张会议桌拼凑而成,座椅原本是一把用了十几年的铁椅子,上班时间,公司走廊的灯间隔着亮;午餐时分,用餐者办公室的灯一律熄灭。会议室基本没什么装饰,地毯也是最便宜的。为此郭台铭常被朋友取笑没品位,但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东西买不起?可是如果我真去搞品位,股东们就要担心了。
李书福:吉利集团李书福身价数亿,经常出入国内外,但这个贫寒出身的富翁抠门的作风,与其身价一样出名。在李书福的穿戴上,最为著名的是他的那双鞋。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李书福曾当场把鞋脱下,表示其穿的是浙江一家企业生产的皮鞋,物美价廉,结实耐用,价格只有80元,这双鞋已经穿了两年了。同时,他拉着自己的衬衣问坐在旁边的总裁助理,咱们的衬衣多少钱?30元。助理回答。李书福要求吉利人员出差定机票,如果同一时段有打折的机票,坚决不允许定全价票。
包玉刚:世界船王、著名商人包玉刚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一位在包玉刚身边服务多年的高级职员回忆道:在我为他服务的日子里,他给我的办事指示都用手写的条子传达。用来写这些条子的白纸,都是纸质粗劣的拍纸薄纸,而且如果写一张一行的窄条子,他会把写的字撕成一张长条子送出,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大小的白纸也可以写三四张最高指示。一张只用了白纸五分之一的条子,不应把其余部分也浪费掉,这就是包玉刚应省则省的原则。
牛根生:原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对自己也很抠,下属坐沃尔沃、宝马,自己只坐一辆排量不太大的奥迪;甚至,高层管理团队人人住的房子都比老牛的大。公共场合,牛根生总是系着那条18块钱的领带,上面有绿色的草原,蒙古包,奶牛,以及蒙牛的LOGO。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牛根生每次到北京出差,就住在蒙牛驻北京办事处一个绝不会超过三星级的宾馆。他的房间里,床和床头柜都有些过于陈旧,显得白色的被单有些刺眼。四周的墙壁有些斑驳,脚底下的地毯也泛着很难洗干净的颜色。行李箱敞开着,里面放着简单的几件换洗衣服。虽然这算是一个套间,但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瓜子、花生这里已经成为招待客人的公共区域,有一组沙发甚至有些塌陷。
董明珠:董明珠是业内著名的“霸道女总裁”,带领企业创收过千亿。她亲自上阵做代言的原因归结于“可以节约成本”,她甚至认为,动辄花几千万元请一个明星代言“是一种浪费”。 董明珠曾对记者说:“有一次在机场,我一个人坐在那,过来一个人看到我然后坐到我边上说“你是董明珠么?不可能吧,你怎么可以,格力那么大一个老总,一个人坐在这里?”我就很奇怪,包括我一个人去坐硬座火车,别人也会问我为什坐火车?董明珠说,她想经常在普通人群中走动,她想找到那种感觉,人就是要过一种大众的生活,不管做什么,过程不要把它忘掉。
这些富豪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财富和地位,是经过无数艰苦拼搏换来的,对于这样的精神偶像和励志榜样,我们不仅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更应该关注其背后的成功之路,关注他们身上那股拼搏、奋进的精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