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子的用人三法:识、察、磨

(2016-03-15 18:20:11)
标签:

文化

四柱

六爻

风水

紫微斗数

墨子,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也是诸子百家中难得的以推行实干兴邦为己任的思想家。韩愈在《马说》中写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意在于告诉世人,好的伯乐对于实现人才价值的重要性。墨子身后的几位墨家巨子禽滑厘、孟胜、腹黄享等,继承发扬了墨子的思想,都是当时的杰出之士。这应被看做是墨子独特的成才观念和非凡的育才手段结出的硕果。墨子所提倡的用人三法:“识人之才”、“察人之心”、“磨人之志”,更是值得当代每一位管理者学习深思。

识人之才,用之有道:鲁阳文君曾与墨子讨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之为忠臣。鲁阳文君认为那些惟命是从、畏惧君主之人是忠臣。但墨子却不以为然,他说:“这类唯诺之人作为大臣家中听令的小官可以胜任,但是却不能胜任朝中重臣。因为于君王而言,敢于直谏的人才可称之为才。”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也有各自的优劣之处,而真正明智的管理者最重要一点就是应懂得像墨子所言的,学会识人之才,因为只有做到真正做到人岗匹配,才能实现人尽所用,用之有道。

察人之心,明人之志:《墨子•鲁问》记述: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向前俯过身去,就象大臣给国君行礼一样,是干嘛呢?是向鱼鞠躬敬礼吗?一个正在捕鼠的人,他捉来些虫子引鼠出洞,是因为他喜爱老鼠吗?显然都不是。他们对鱼和鼠表现出来的友好姿态,都是一种假象,他们内心的想法与所表现出来的并不一致。因此,墨子认为,“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也就是不能单凭好学和好施的表面现象进行判断,而要结合每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与目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决断谁更适合胜任职责。

磨人之志,委以重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砺人志,是成就优秀人才的必然条件。墨家集团里有异常苛刻的自律要求,对人的艰苦磨砺,练就了他们极强的战斗力和意志力,墨子对弟子们意志的磨砺,并非客观环境不够好,而不得不为之;并非弟子们表现不够好,而必须批评之。在许多时候,墨子是有足够的能力为弟子们创造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但是墨子却严待弟子,弟子们的表现也不辱墨者声名。他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得到更艰苦的意志磨练,培养强人品德、超人意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人养三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