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讲命堂
讲命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663
  • 关注人气:3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一)

(2016-01-05 17:55:20)
标签:

文化

风水

六爻

四柱

紫微斗数

1402年,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夺取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天下,当上了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登基不久,想为建文帝报仇的御史大夫景清在朝堂上意图谋刺,加上朱棣又不习惯南京湿热的天气,便强烈怀念北京。4年后,以丘福为首的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一场浩大的工程于是拉开了序幕。朱棣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永乐十五年(1417),朱棣开始从南方调集大量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兴建宫城。这片宏伟的建筑群,到底是由谁来负责设计的呢?

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故宫的设计者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读“kuǎi)名祥。他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卒于成化十七年(1481),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香山人。当时,进京的工匠中有一个香山帮,都是吴县香山人或其门徒。他们往往擅长木工,其中又不乏出色的泥水匠、漆匠、石匠、堆灰匠、雕塑匠、彩绘匠,蒯祥是香山帮匠人的头领。蒯祥很聪明,营建宫殿楼阁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蒯祥的建筑造诣,得到极高评价,皇帝“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1420年,故宫建成仅仅9个月后,就因雷击而失火,三大殿全被烧光。直到正统(明英宗年号,1436年—1449)年间,朝廷才重新修缮,此次负责的仍是蒯祥。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明代宫城图中,承天门(相当于今天的天安门)下所绘的人物据说就是蒯祥。蒯祥后来担任了工部左侍郎,尽管职位很高,但是他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非常热心地给予指点。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