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法与佛学的区别
(2015-10-29 12:11:17)
标签:
文化六爻风水八字佛学 |
佛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佛教、佛法与佛学。道家同样可以区分为道教、道法和道学,儒家亦复如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佛法与佛学(道家与儒家等亦复如是)之间,从源而来即已彼此混同,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此三者判别开来,实属不易,简单来说,佛教是一个宗教信仰体系;佛法是通过系列的身心修行,而达到开显本有智慧,以实现生命之究竟觉醒,与人生之终极关怀的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由生命哲学与生命实践学组成。佛法既含有高深的生命哲学,也拥有丰富的生命实践体系);佛学是关于佛教和佛法的学术性研究。此三者,在性质上存在着根本差异:
一、“佛教”是一个宗教信仰体系。任何一个宗教,皆由教主、教民、教义和教团这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在佛教中最大的教主,是佛教创立人释迦牟尼,其次是菩萨信仰,再其次则是历代佛教各教派中的高僧们。教民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坚定地信仰教主与神灵所拥有的超自然力量,并将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与自己的禳灾、延寿、袪病、增福等紧密地联系起来。佛教教义其鬼神谱系包含有高级神(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中级神(菩萨、罗汉)、低级神(天龙八部等)及业力论、因果论、护佑论等相关的教义与学说。佛教的教团就是僧伽与寺庙等构成,它代表着宗教信仰体系的机构化、社会化和实体化。
二、“佛法”是一个追求生命圆满觉醒的修证体系,即经过切实的身心修证而达到佛菩萨所特有的境界与觉醒。这个时候我们和佛的视角是平视关系,不是仰视关系。这与信徒与教主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佛法中,非常强调自度自救,佛陀无非是比我们生命觉醒得早一点。佛法是用来证悟的,是用来修行的,这里面没有迷信——盲目的、非理性的信仰,只有在理性和知性所护卫下的生命觉醒,只有身心通过切实修证下的生命觉醒。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是在大疑的基础上,才最终获得大彻大悟的。没有大疑就不会有大悟,质疑精神,求证精神,才是佛法修行(或者叫生命实践)的真精神。
三、“佛学”是关于佛教或佛法的学术性研。将佛教或佛法与哲学相结合,就叫“佛教哲学”;将佛教或佛法与历史学相结合,就叫“佛教历史学”。可以将佛教或佛法与当代所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行研究,构成如佛教伦理学、佛教美学、佛教文学、佛教心理学等。比如在《太平广记》里记载有“锁骨菩萨”,这个所谓的“锁骨菩萨”就是大名鼎鼎的观音菩萨,这是观音大士化身为妓女来普度众生的一种方式。为锁骨菩萨遗骨所建之塔,就是现今延安市延河边上那座著名的“延安宝塔”。关于延安宝塔的来源之研究,可作为“观音信仰演变史之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诸如此类之学术研究,即名“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