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的典故
(2015-09-24 14:53:40)
标签:
文化紫微斗数六爻风水八字 |
“江郎才尽”是一个带有贬意的成语,江郎是指南北朝时齐梁时代的文学家江淹(444—505),一千五百多年来这一贬义词一直陪伴着他。而实际上江淹幼年聪明过人,但是家里很穷。穷则思变,在那个时代,以科举取士,通过刻苦读书考取功名是能够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使得不少读书人对科举趋之若鹜,江淹也为考取功名而发愤读书。
据《梁书》记载,江淹写出过很多著名诗文,如《恨赋》、《别赋》等,充分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奇文,从此文名远播。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据《诗品》载:“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您)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囊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江淹因笔被收回而无法写诗,留下了一个“江郎才尽”的典故。
而实际的原因是,江淹虽在学业上有很大成就,但仕途不顺,充满坎坷,还住过监狱,又被流放。后来他投奔权臣萧道成,帮助萧灭宋建齐。齐朝建立后,江淹时来运转,先后做过御史中丞、侍中、秘书监。梁代齐后,又任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可谓青云直上。江淹先后在宋、齐、梁三朝都做过官,由于他耽于高官厚禄,忙于揖让应酬,所以才思逐渐减退,这样才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作品了。
前一篇:真正的中国武术(二)
后一篇:一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