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落雁
(2015-07-31 18:25:00)
标签:
紫微斗数六爻风水八字古曲 |
《平沙落雁》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明代称《雁落平沙》,乐谱最早刊于《古音正宗》(公元1634年)。琴曲曲调悠扬流畅,旋律起而又伏,优美动听。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问世三百年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承。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子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但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平沙落雁,本是衡阳著名的自然景色「潇湘八景」之一。曲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远望去雁群丶沙岸丶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充满了生机和欢跃。
《平沙落雁》的曲情,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之感慨的。此曲之所以流传甚广,除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其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