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亦称鹤体,中国书法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所创,字体吸收了褚遂良、薛曜、薛稷、黄庭坚等人的风格,并创出新意,笔道瘦细峭硬,兼有腴润洒脱的风骨,瘦金体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洒脱明快,气韵脱俗的字体。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是个卓越的艺术家,他对诗词书画、古玩鉴赏、乐、琴、六艺等,都有精深的造诣,他创立了宋代的皇家书画院,对书画艺术大力提倡,同时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整理保存,居功甚伟,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体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气定神闲的心境来完成的,体现了宋徽宗极高的书法造诣,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
瘦金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由于宋徽宗同时又是一个造诣精深的画家,这种瘦筋的字体,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互相契合,颇有瘦劲奇崛之妙,他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