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在唐代的兴起,可追溯到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据唐朝御史中丞封演撰写《封氏闻见记》考证,贞观十五年唐太宗责令在全军推广马球运动,此举主要是为了抵御突厥骑兵的侵犯,通过马球运动加强大唐的骑兵训练,提高官兵骑马作战的技能,据《新唐书·兵志》记载“: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增至七十万六千。”军队在各地修筑的马球场地很多,有的可容纳上万士兵住宿。
唐太宗以后的历代皇帝也都重视马球运动所具有的军事训练的作用,唐中宗李显就是唐代马球运动的典型参与者,他多次率领文武百官,亲临梨园亭球场观看马球赛,据记载:“景龙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这是一场由吐蕃球队与唐代宫廷球队举行的一次马球对抗赛,最终以临淄王李隆基、嗣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武延秀为一方的唐代球队获胜,“中宗甚悦,赐绢数百段。”
唐天宝六年(747),唐玄宗在骊山球场与羽林军将士进行马球比赛,礼泉县尉阎宽撰写《温汤御球赋》,记述了比赛的热烈场面,唐玄宗下诏说“:武由是存,义不可舍,倾徒习于禁中,今将示天下。”诏令充分肯定马球运动所具有国防和治安的双重意义,唐代学者李溶《松窗杂录》云:“上好马,击球,内厩所饲者,意犹未甚适”,皇帝因此诏令精通《马经》的人索求骏马,以备军队将士进行马球赛时乘。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在随后的130多年里,战乱频繁,经济入不敷出,虽然马球在宫廷和军队中时有进行,但已不是昔日张扬士气、炫耀国威的恢弘比赛了,只是战争间歇中的小憩娱乐和宫廷中的游戏,其规模与声势也是“日渐凌夷”,由于玩球总是与昏庸国君的“玩物丧志”相联系,所以后来的王者则把马球看做一种奢侈和亡国的活动,不加以提倡,以至于马球运动越来越少,直至最后消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