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棋经十三篇

(2014-11-20 13:32:59)
标签:

周易

历史

八字

命理

围棋

       《棋经十三篇》,是宋代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著作,原撰者不详,有宋代张拟、张立青、刘仲甫,元代晏天章以及宋以前著作等多种说法,此书最初载于宋谱《忘忧清乐集》,元、明诸谱也分别刊登,清代棋书《弈学会海》以及《弈萃官子》等另有节本,文字亦有不同。

       《棋经十三篇》全书涉及的问题大致有:围棋的规格等级、品德作用、术语、战略战术等,理论较为全面,还记载了一些善博弈者的名字,书中常引经传中的句子,来说明博弈之道由来已久,并用经典语作为每片的结尾,虽曰小戏,亦归之于正,且隐藏绝大智慧。

       《棋经十三篇》的价值,首先在于它的系统性,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从尹文子和太叔文子算起,经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等,到了敦煌写本《棋经》和王积薪的《十诀〉,才逐渐开始系统化,但真正建立起一个体系的,还要算《棋经十三篇》,这标志着我国古典围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棋经十三篇》比起以往的围棋理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论述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特别是涉及围棋战略、战术的篇章如“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有先而后,有后而先”,“有始少而终多者,有始近而终远者”等等,都是妙绝千古的真知灼见,这是这本书的另一重大价值。

       《棋经十三篇》还第一次阐述了棋手的品质作风等问题,书中提出了“胜不言,败不语”,“安而不泰,存而不骄”等评价棋手品质作风的标准,认为这关系到一局棋的输赢,关系到棋手水平的提高,这些观点至今还为棋手们所称道。

       《棋经十三篇》高度总结了历代下棋的宝贵经验,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的围棋理论,问世九百年来,历代棋手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据《棋经十三篇·跋》的记载,此书一问世,就受到包括刘仲甫在内的宋代著名棋手的重视,“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