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少时只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
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因三十五岁双目失明,被称为“瞎子阿炳”, 他的一生如戏剧般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
阿炳在音乐上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一二八事变后,他编唱《
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阿炳最著名的曲目是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这支自述式的悲歌,表达了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
阿炳1950年12月病逝于无锡,终年57岁,只保留了他创作的六首乐曲:即今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时,他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唱片,被作为国家赠送外宾的礼物之一,现在阿炳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