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958—1014),本名延朗,后改名杨延昭,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大将杨继业的长子,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他英勇善战,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继承了杨业的作风,他每战都身先士卒,获得功劳,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
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以后出征,必然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成年以后,也成为一个职业军人。
雍熙三年北伐,杨延昭与父兄一起出征,攻击朔州的时候,杨延昭作为前锋进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却更为勇猛的作战。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有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
北宋咸平二年,辽国南下进犯,杨延昭出奇计保全了遂城,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宋真宗召见杨延昭,向他询问边防策略,称赞杨延昭行军作战大有父风,给他很优厚的赏赐。
澶州之役,杨延昭反对议和,他上书认为:契丹顿澶渊,去北境数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等数州,可袭而取。景德二年,杨延昭被授予高阳关副都部署,大中祥符七年,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
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