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利古国与铁骊古国
(2025-03-12 09:43:57)分类: 东北古史 |
铁利古国与铁骊古国
在唐宋辽时期,大约于公元723年以后,东北出现了铁骊国(也称铁离国)。她位于南起松花江东流段,北至黑龙江,西起呼兰河和通肯河,东至汤旺河。占据现在的黑龙江省中部大片地区、为国至少三四百年,曾与渤海国和辽国同时存在,是在黑龙江省的历史上起过关键作用的地方国家。但是,当今的一些历史资料中都把铁骊国当成一个部族来对待,以至于把这个古代国家淹没得一无是处。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史料把铁骊国与辽宁省一个古代部族铁利混为一谈了。另外,对铁骊国当时的环境,特别是对铁骊国周边环境没有捋顺,忽略了铁骊国的国情,致使铁骊国被埋没。铁利与铁骊曾是两个不相同的国家,他们没有共同之处。不能随意混淆!
铁利国:于公元670年左右,在现辽宁省太子河流域、汉襄平县地,出现的铁利国。他们是由白山靺鞨归唐后,在原汉朝襄平县、句丽当山县的地方建立的国家。在铁利国存续期间,有《新唐书》及“渤海国”等相关史料记载,铁利曾出使唐朝15次,并多次受到唐朝的册封。也曾多次派出使团出使高丽、新罗、日本、渤海等国,当时铁利国的外交活动比较频繁且活跃。公元810年左右,这个铁利国在原来的地方不变情况下,被渤海国收纳,成为渤海国15府之一的铁利府。到公元916年,渤海铁利府被契丹人收复,演变成了辽国的铁利州。到公元990年,铁利州被辽国撤销,中国历史上不再有铁利名称的地方。铁利这个国度以靺鞨人为主,杂有句丽遗人、古朝鲜遗人、濊貊人等。
铁骊国:于公元724年以后,在松花江北,现黑龙江省中部的地方,既古代原豆莫娄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铁骊国,豆莫娄国消失。这个国度的成员主要是原北夫余遗人、豆莫娄等濊貊人组成,也杂有句丽遗人、东室韦人、靺鞨人和女真人等。铁骊国与南部,现辽宁省的地主,古代铁利国北南相对,同时存在。铁骊国一直在松花江北岸独立为国,到公元926年,铁骊国与高丽、靺鞨、濊貊等国一起成了辽国的附属国,但仍然行使国家权利。铁骊国的前期,受松花江南的渤海国控制,几乎没有外交活动,没有出使唐朝的外交记录,其国家管理也与周边女真国等十分粗放。到后期阶段,有史料记载,铁骊至少两次出使到宋朝;也有多次委托周边女真及靺鞨等小国出使高丽国的记载,但没有出使日本、黑水靺鞨、濊貊等等国的记载。铁骊国主那沙很重视文化交流,曾向辽国要儒书,派人向高丽国请历日等。其外交活动,显然不如铁利为国时那样活跃。从史料看,铁骊国与兀惹等近邻国家关系不好;因为兀惹与渤海遗人曾侵略打击过铁骊国。铁骊国的外交活动比不上铁利,主要还是因为铁骊国的地理位置太过偏远,气候太恶劣,不宜出访和交往外国。公元1114年以后,铁骊国与兀惹国及辽国部分州县投入新兴的女真人阵营,成为金国的一个部,失去了“国家”的光环。
铁利国与铁骊国从汉语发音上看,十分相似,却有南北之别。这时期的铁骊国曾与渤海国和契丹(辽)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铁骊和铁利是同一“历史坐标”中两个不同“矢量”的概念,却被混为一谈了。
因此就弄不清铁骊是国还是部,也就使得一些人只按现代汉语发音去研究铁骊和铁利这两个历史名称。必然会轻易地把不同事情弄到一起。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主张:“铁骊是部,不是国。”这是一种误会。另外,铁骊与铁利不是一回事,不能混淆!
《金史》、《续资治通鉴》、《渤海国志长篇》、《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等史书,都说“铁骊部”。但是仔细研究后,就会相信《辽史》中的“铁骊国”是最可信的。
《金史》卷二载,金收国二年正月下诏说:“……契丹、奚、……兀惹、铁骊诸部官民……”。金时,铁骊已经归附金国,不再是独立的国了。这时,金称其为“部”,是很自然的事。称作“部”,是金国对所附部族的习惯称呼。辽铁骊国,是在辽国灭亡前(公元1114年)归附金国的。并于公元1115年,与女真人一同建立了“金”的国家。以后,一直跟着大金国东奔西打,已经完全融入了金国的体制中,才有了金铁骊部的说法。所以金铁骊与唐宋辽时期的铁骊,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体系和政权形式。唐渤海时,铁骊是完全独立的国体。宋辽时,铁骊是独立的附属国政治体制。归顺金以后,铁骊成为国体下的部族。
唐时,铁骊国与渤海国平行独立,是显而易见的。这时期的铁骊国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民事方面,都是独立行使国家权利。在辽国强盛时期,铁骊国归顺了辽国,成为附属国,但仍然是以国体形式运行着政权体系。
唐渤海国和宋辽国时期的铁骊,是国无庸质疑。理由如下:
1、 多种史典和史书都明确地记载为:“铁骊国”
据可查的很多历史书籍内容,其中有《辽史》、《契丹国志》、《高丽史》等书,凡属铁骊字样的记载,均毫无含混地写为“铁骊国”或“铁离国”。决无“铁骊部”或“铁骊州”、“铁骊府”等字样。只要翻开《辽史》,多处可见的是“铁骊国”的诸多史事。在《辽史》 “百官志”、“属国军”、“属国表”、“纪”等许多篇章中,都可证明铁骊与高丽、日本、西夏等国一样,都是当时辽国的附属国。只在有的史料中,可见铁骊州、部等语言。
特别是《辽史》营卫志和部族篇中,对“部”、“族”、“属国”等概念都做了十分明确地解释。该书对辽国所属的国内部、国外部、附属国都多方面从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一一列举,说明得非常详细。在这样的书籍中,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会把“部”与“国”相混淆。
铁骊国是被《辽史》明明白白地列在“属国”序列之中的,清清楚楚地写着“铁骊国”字样。在辽代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载中,铁骊国始终和高丽、日本、新罗、党项、突厥、乌孙等众多国家一样,在宗主国辽国的主宰下,进行着各项国家事务的管理并行使国家权利。这一历史记载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2、铁骊国有正规、强盛的军队
《辽史》兵卫志下,属国军篇中列有:“吐谷浑、铁骊、靺鞨……突厥、党项……高丽、西夏、女直(真)”等59支属国军队。《辽史》百官志二中载,在长春路有“黄龙府铁骊军详稳司”。这是辽国的国外部族和附属国中,仅有的几个在辽国内被设置有军队详稳司(监治官衙)的附属国之一。足见辽国对铁骊军队十分的重视,并时刻监视着铁骊的动态。
公元1040年(辽重熙9年)女真人侵犯辽国边境,就是铁骊国的军队把女真人反击回去的(《辽史》卷十八,前面的文章有说明)。可见其军力相对来说还是较强的。
3、铁骊国有完整的官僚体制
辽国对附属国、部族的官职和品级等官僚系统都有明确的规定,《辽史》百官志二,北面属国官篇中列有:“属国职名总目:某国大王,某国于越,某国左相,某国右相,某国惕隐、亦曰司徒……”共十六个职名和职司,还说:“大部职名并同属国,诸部职名并同部族。女直(真)国顺化王府……高丽国王府、新罗国王府、日本国王府……铁骊国王府……”,共78个“诸国”。之后又列有8个“大部”和61个“诸部”。铁骊国王属普通王爵,较大王低一级,与大部职位级别相同。
从《辽史》中可知,铁骊国与辽国的关系是很好的,铁骊国跟随辽国二百多年,是必定要按辽国的规定设置自己的机构和官级品位的。
4、铁骊国有明确的疆界和自己的百姓
《辽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圣宗四载:公元995年,“兀惹乌昭度,渤海燕颇侵铁骊……”。卷八十五,列传第十五载:和朔奴率军平叛时“驻于铁骊……”等等,都说明铁骊国具有自己明确的国界,否则,用什么去衡量驻军或侵犯了铁骊?另外,《金史》中有:辽国“以兵徙铁勒、乌惹民……”。根据《金史》查核说,“铁勒又书作铁骊”,这里的铁勒指的就是铁骊。在此处引这句话,是想说明铁骊国有自己的老百姓。再说,一个有兵、有官、有军队的地方,岂能没有百姓?
5、铁骊国决不是普通的附属小国
《契丹国志》说:辽国的“又次北至铁骊喜失牵国……西南至上京四千余里”,很明显,喜失牵国是属于铁骊国的。又说:契丹“正东北至铁离国,南至阿里眉等国界”,这地方:“西南至上京五千里”。
《高丽史》卷五载:显宗五年(1014年),“铁利国主那沙使女真万豆来献马”。本书后来还说,这个国主那沙又分别于1019、1030年两次派靺鞨及女真人去高丽。相关史料可明确证实,靺鞨及女真人应该与铁骊是并列的国家形式。这样的国家能和周边的靺鞨小国、女真、喜失牵等国能一样吗?
公元918年左右,王氏高丽建国时,铁利国早已不复存在,这时的铁利是辽国的一个州。而铁骊国,则是在公元926年2月,才与高丽、靺鞨、濊貊等国一起归顺契丹辽国。到公元990年的时候,这个铁利州被辽国撤消。后来,在铁利州这个地方,取而代之的是辽国的广州。所以,渤海国铁利府、铁利部以及辽铁利州等“铁利”概念,在公元1014至1030年时,早已成为历史。铁利,决无可能再以国家或任何形式出使高丽国。特别是那沙这个人,从历史资料中查知是铁骊国的人。所以,这里的“铁利国”应该是“铁骊国”。这是高丽国人因不同语言的译音或后人汉字读音和书写造成的差误。同时也可说明,这个时间的铁骊国是不能直接到达高丽国的,所以“铁骊国主”至少三次委托它国使者代替自己去高丽国。它和二三百年前,与渤海国一起去日本的那个铁利是不一样的。
前面所举,说明女真诸国之中,至少有一个与喜失牵国、黑水靺鞨所属的小国中在宋辽时代也受铁骊国指使。看来,铁骊国虽然是辽国的附属国,同时,它可能还有自己的附属国、部等,或者是一个能够支使别的小国的国家。
唐宋辽时期,铁骊是有史书定义,并明确记载着它拥有自己强大而完整的“国家机器”,拥有自己的疆域和国民的社会体系,行使着国家权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家,决不是什么部、府、州、郡之类的国家下属机构。
写《辽史》的两个作者,分别是辽、元两代的宰相,《契丹国志》、《高丽史》等书的作者也都不是普通人;难道说,这些人会随意为铁骊添上一个“国”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能看着书本的内容,而不按书本说话。
《金史》中,把铁骊国说成是铁骊部,是从这本书中对铁骊那个时期的记载和历史过程。是因为,金时的铁骊这个社会形式,已经融入整个的完颜氏统治的大金国体系中。正如时间这个自变量已经改变,铁骊函数的图象自然改变一样。铁骊曾独立为国约四百年,曾与渤海国并列一百多年,作为辽国的附属国二百年,最后归附金国成为金国的部族。显然,铁骊为国多年,为部时间有限,理所当然的称其国而不称其是部。
(关于铁骊国的详情,前面曾多次写文表述,请结合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