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世纪宝鼎说起

(2018-12-21 10:35:06)

从世纪宝鼎说起

 

1995,我国向联合国总部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时,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宝鼎在中华民族的心中,在国家盛会或大型事业中的象征意义非常重大。

 

“鼎”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十分逼真,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

鼎,是青铜礼器。古时,是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用具。也有典籍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为了坚固耐用,才用青铜铸

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都载: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古时的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园者示天兆,方者以地宣,都有天授地养的含义。

由于各朝各代都重视鼎,并且象征性的鼎也越作越大,表示鼎越大越有神威。于是鼎从一般的炊器发展成了重器,礼仪象征。不但天子级的祈祝要用鼎,诸侯、王公、伯侯、仕宦祈祝的时候也都用鼎来祝兴。特别是在祈祷天地时,鼎是最重要的用具,没有鼎为天地鬼神作食物是不行的,于是鼎也越来越神化。

古代还有国灭则鼎迁的传统。夏朝灭亡后,商朝把禹制的九鼎迁于商()商朝灭亡后,周朝又九鼎迁于周的都城(hào)京。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在人们的心中,”,是“国家”、“威严”、“显赫 尊贵盛大”、“神圣”同义词。

 

《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载:“有司皆曰:‘昔闻太帝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烹鬺上帝鬼神’。”还载:“卿有札曰:‘黄帝得宝鼎宛(侯)(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周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

这段字的意思是

过去伏羲氏建神鼎一个,象征天地万物终始归一。黄帝作鼎三个,象征天、地、人三才。禹王收全国九州的青铜铸鼎九个,象征天下全部土地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图案,人警惕,并明确那鼎是敬天帝鬼神做食物的。说这话是因为,这年六月,汉孝武帝在汾水南岸巫锦那个地方的土山旁挖出一口很大的鼎。大臣公孙卿上书说:孝武帝得宝鼎的时间与黄帝得宝鼎和神策的时间相同,其中“神策”,应该是洛书。当时黄帝问臣子鬼臾区,鬼臾区说:这一年的己酉日早晨是冬至,要去封禅,求得上天的庇护和认定,就会周而复始的帝位永固。黄帝按选好的日子用神策推算,后每二十年冬至晨都去封禅求天,直到过了这样的二十次,共三百八十多年,黄帝才升天。其实,三百八十年是黄帝和他的直系子孙执政的时间,不是黄帝活了三百八十年。

秦统一中国,也把9鼎从的都城镐京迁至咸阳。同时搜集全国武器,铸成12个金属人。显然,这时的9鼎和12个金属人,已经不单是天下九州那么简单了。应该是包括了天下各种民族和部族了,“九”字的意思更重要了。

以后很多朝代或皇庭统治者们多次铸鼎,其中,北宋徽宗年间,由蔡京主持铸造了九个鼎,起名为“神霄九鼎”。分别命名为:太极飞云洞劫之鼎,苍壶祀天贮醇酒之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灵光晃耀炼神之鼎,苍龟火蛇虫鱼金轮之鼎。

另外,很明显地看出,中国的冶金铸造业是有悠久历史的。铸鼎是比铸造武器更复杂的工艺,最早的青铜器也应该在铸鼎之前很久的事。如果假设,伏羲氏时代铸一鼎,可能是后人设想。那么黄帝时代的铸鼎,一定是实有其事的。因为有些史料记载,炎帝时期的蚩尤部族是最善于冶金铸造事业的。他们的武器也比其他部族的强,所以是黄帝最后击溃的部族,并且把蚩尤的地方分封给自己的嫡长子玄嚣

从黄帝时代的战争看,那时已经有大规模的军队行动。如果那时的冶金制造业不发达,单靠石质武器,是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这个时期的冶金事业,一定是高度发展的。也就是说,起码在炎帝时期,中国的冶金技术就已经高度发展起来。

 

看来,伏羲氏时代开始铸鼎不是空穴来风。那么,伏羲氏更早的时候,就应该出现冶金产业。起码在伏羲母亲,华胥氏时代就应该有发达的冶金事业。也许是燧人氏时代,从人类利用了火开始,就开始了中国的冶金铸造工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