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2018-03-10 16:53:2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21.香山静福寺遗迹作者: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从这个小路口进入野山林区。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树林中出现一个小桥。这个石桥用石块搭成。看样子没有用水泥,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没有水泥这个石块搭成的拱桥经受了几百年的考验。真耽心哪天累的扛不住了。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山,路边有不少这样的墙出现。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终于见到了静福寺的山门。上面的彩绘明显看出经过了修缮。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山门的东面是几丈高的悬崖,只好用手机在西边拍张。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山门都是石头构件,又很高。路人无法顺手牵羊才幸免于难。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石刻对联:
乾地耸高峰 皇图巩固
天门增王气 圣寿无疆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地上还有零散幸存的石件。网友“天翔128古迹”2011年2月22日文章中照片还能见到不少碑座,可惜现在只剩下这个有点像样的物件了。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这是静福寺残存的墙体。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看样子这是原来大殿的墙体了。上面还有木柱子的痕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至少100多年的风风雨雨。顽强的树木从残墙上钻了出来。这里是泉水洞的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山上还有二处泉眼,这处还立起一个石碑。
神奇的泉水,金泉洞是出水口之一,看山洞是人工建造,洞口用山石起拱,内部石壁曾经有过墙皮,好像有壁画,洞顶有一个朝天的口,好像洞中的烟囱一样,被神话为夜里望月,其实看星星都不行,看月亮不如出洞看的清楚。泉水也有名,叫锣大天泉,锣大天就是指金泉洞里的“烟囱”,像“锣”一样大小的天,像“镲”一样大小的泉口,百姓称这里是“锣大的天,镲大的泉”,别看乐器小,闹起来动静可不小。现在的泉水流量很小,一勺水要等待很长时间,但是没有彻底干枯,这已经是奇迹了,感觉又点像沙漏,警示着断水的大限,随着周围山体环境生态的涵养恢复,盼望泉水绵绵长流。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不起眼的洞内有泉水坑。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不知道洞顶有个圆孔是做什么用的。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洞内的泉水坑。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有城里人坐车来此灌泉水。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这是从泉洞附近照的静福寺基座。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这是洞口东边浮雕。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这是20米远巨石下面的另一处泉水灌取处。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洞很小,成年人要趴在里面灌水。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山区天气冷这里还有冰。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这里和香山公园内的香山寺一样。也是依山而建。如果有一天这里也和香山寺一样复建,我想也会很雄伟的。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转载]21.香山静福寺遗迹
沿着山路上山就是防火道,可以从那里进入植物园。
静福寺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碧云寺北1公里许木兰陀山麓。原名玉皇庙,俗称玉皇顶。明天启元年(1621)建玉皇阁,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吕祖殿,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称静福寺。 该寺坐落于山腰约海拔200米处,由并排三座院落组成,有玉皇阁、吕祖殿、关帝殿等。存山门一座,无梁结构,歇山顶,石券门,门额书“静福寺”3字。中院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修殿后日岸记》摩崖刻碑。寺内还有明天启元年《新建玉皇阁碑记》碑、清雍正十三年(1735)《玉皇顶祭星圣会碑记》碑、道光三十年《建立吕祖殿碑记》碑,以及清代扩建关帝殿碑。

敬福寺坐落于山腰约海拔200米处,由并排三座院落组成,有玉皇阁、吕祖殿、关帝殿等,据地方志上记载:那时香火很盛,寺院里建有房间近百间。自山门拾阶而下,有青石板铺成的路并排能走两辆马车,至今人们还称那里为古香道。
经历代风雨剥蚀和战乱的破坏,尤其是经历了那场把古代瑰宝荡涤无存的“文革”,现在的寺院仅存山门一座,无梁结构,歇山顶,石券门,门额书静福寺三字。中院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修殿后日岸记》摩崖刻碑。寺内还有明天启元年《新建玉皇阁碑记》碑、清雍正十三年(1735)《玉皇顶祭星圣会碑记》碑、道光三十年《建立吕祖殿碑记》碑,以及清代扩建关帝殿碑及基座。
在此要提到静福寺复建的积极倡导人妙禅法师。妙禅法师,1963年生,2004年于洛阳白马寺发心出家,后于少林寺受具足戒,法号延洸(人们更习惯称他为妙禅法师)。他誓愿斩断烦恼,于洛阳玉泉山结草庐而居,苦修两年,广弘佛法,后行走海南、广东、江苏、河南、北京各地,一心修佛、广度众生。法师多年从事美术创作,将参禅体悟之境界付诸笔墨,自创禅画,以禅画、禅理广弘布施,支持寺庙建设,扶助贫弱孤残,堪称禅画第一僧。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一诚长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都对其禅画给予高度评价,传印长老亲题“妙禅书画”,以示嘉许。
妙禅法师梦中见静福寺,遂行走西山诸峰,终于寻到静福寺遗址,发心复建古寺,恢复香火,奔走呼吁,感人至深,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可以说,海淀区迫切需要一个离城区近、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佛教文化圣地,为闻名中外的香山添加一份清静与庄严,为香山的游客添加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为海淀区增加一个新的佛教旅游圣地,让佛陀的光辉普照海淀,让慈悲的晨钟暮鼓护持海淀大地的十方百姓,为海淀区的旅游、文化、政治、社会生活增添福祉与功德。而静福寺的复建,也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响应。

文中蓝色文字来自网络公开资料,粘贴后和大家分享。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谢谢您的赏光

0

前一篇:[转载]梅花
后一篇:[转载]桃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