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北方地区,很多的公共场所,包括医院、超市、银行、餐馆,甚至公共厕所,门口都会悬挂着厚厚的门帘子,主要起到挡风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老辈人,在寒冷的冬季,总愿意居家过日子把房间捂得严严实实,不让一点冷风吹进来。无论是老式的帆布棉门帘,到现在的透明磁吸帘,好处是能保温,但也有缺陷。无论是塑料的还是棉布的门帘子,每天进出的人,都会用手掀来掀去,门帘子上会遗留很多的病菌,造成传染的风险。
而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公共环境的菌落数超标如此之多,说明了医院门口悬挂的门帘子已经成了重要的,也是被忽视的病菌聚集地。经鉴定,污染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等。
因此,去除门帘子,有助于减少病菌交叉感染的机会。减少感染源。此外,去除门帘子还有一个作用是,增加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风。因为门帘子的阻碍,以前大多数公共场所的通风只能靠中央空调,所以,去掉门帘子是一举两得。目前,北京市已经要求各个公共场所都推广这项卫生安全举措。
此外,这次北京市还要求,医疗机构包括一些商业机构,超市、银行,还都采取了排队缴费等候一米线的行动,这是为了重点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的飞沫传播。我们知道,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是指患者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出,被易感者吸入,从而引起感染的情况。这些飞沫的直径一般多在100~200μm,由于重力的作用很容易落到地面,喷射范围一般不超过1米。同时,飞沫也可以落到物体的表面,经过手的接触而传播给易感者,构成间接的接触传播。
目前,防范新型病毒肺炎的战役,已经到了攻坚的阶段,随着各个企业的复工,如何防范人员聚集出现的传染风险是主要的课题。无论是去掉门帘子通风防毒,还是距离一米线预防飞沫传播,,是为了筑造隔绝病毒传染的防线,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配合,早日打赢这场防疫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