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专家:雷霆钧,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着这样的一群人:很善良,很温和,人缘好,乐于给别人帮忙。然而却也给人原则不明、没有威信的印象。我们对这类人群也有一个称号,那就是“老好人”。
从表面上,我们都能看出来“老好人”们待人很随和,似乎对身边每一个人都很好,别人提出来的要求都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也似乎从来都看不见他们与人闹过矛盾。而他们做的这些事情也许并不是自己十分愿意去做的,往往是因为自己的性格等原因答应下来,结果造成表面上看似很开心实际上内心既疲惫又无奈。
图片来源网络
“老好人”性格,好还是不好呢?其实看自己怎么看了,“老好人”的性格给我们带来的较好的人际关系,可是常常是以牺牲自己的时间或精力为代价换来的。在我看来,我们可以对周围的人事物释放出自己的善意,尽可能的帮助别人,但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这并不是自私,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好,还怎么有力量去更好的对待别人呢?
“老好人”般的性格又是怎么来的呢?
“老好人”的性格,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先天的因素造成,我们将人的内外向、情绪的稳定性归在气质中,常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以及抑郁质,而“老好人”的性格往往是抑郁质类型以及内向的人较多。这样的先天气质类型让人对待情绪的体验更为深刻与持久,对情绪的波动觉察更明显。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后天的教育造成的,这里的教育可能指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亦或是学校的老师与同学的影响等等,造就了性格上的自卑与敏感,因此从小的时候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看着周围人的脸色做事情,去讨好甚至说谎,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与责罚。这样的人在成年后也会保有童年时期的行为模式,害怕对别人不好,别人就没那么喜欢自己,认为自己的存在感会降低。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如何去改变这样的行为方式?
从行为层面上面来看,“老好人”的性格主要表现在不会拒绝别人,总会觉得一旦拒绝了别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比较糟糕,甚至是担心别人用其它的眼观看待自己。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比如你正在做事情,你的朋友给你打电话让你帮忙取一个快递,在你准备不情愿的答应前,不妨先想一想,如果你是你的朋友,你打电话找个人帮你取个快递,如果对方因为有事情而拒绝你,你的心理会有怎么样的想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就是找别人帮忙,或者是自己抽出时间去。或者在此刻你也可以想想以前有哪些人拒绝了你的请求,你能想到的有几件事情,对这些事情现在是无所谓的态度还是什么呢?
不过长期处于不会拒绝的状态的人,要突然改变也是很难的,我们不妨先从一些特别小的事情开始拒绝别人,这种事情往往是别人可以随便找个人做,并不一定非要是自己。当我们逐渐有了拒绝别人的力量时,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而从心理的深层次来看,“老好人”的性格主要表现在多疑、敏感以及不自信,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不要觉得在拒绝了别人之后,自己的存在感等会降低。首先这种事情别人不一定会在意,其次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感,不只是做“老好人”就可以,我们更需要是让自己对自己认同,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进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而当我们在某些方面可以做的比较好的时候,往往更能够得到认同感。
只有我们先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以及事情,才能够有更多的能量和力量去给他人提供帮助,这远不是那种牺牲自己的时间以及精力给别人带来的帮助可以比拟的。从今天起,摘掉“老好人”的帽子,先认真的对待自己,再更认真的对待别人。
编辑:鲁凡英